靈師師聞言,長長地歎息一聲,目光中滿是複雜與無奈。
“可……這終究是生死之局。”
“以我對穆起章的了解,他定然已在這場比武中設下重重陷阱。”
“他不會給蕭寧任何勝出的機會。”
“血咒追魂箭……這等秘術,隻要沾上一滴血,就會追魂索命,必定穿心。”
“縱使蕭寧有萬般手段,也未必能夠避過。”
她的聲音中透著深深的擔憂與痛惜,仿佛心中某種情感正被撕裂般痛苦不堪。
孟子衿微微抿唇,目光閃爍,沉思良久,方才緩緩開口。
“我也知曉血咒追魂箭的可怕。”
“但我始終相信,蕭寧不會輕易陷入這等局中。”
“他的智慧、他的魄力,他的決斷……絕非穆起章一人能夠左右。”
“穆起章這場比武,雖看似勝券在握,但我相信……他依然低估了蕭寧。”
“蕭寧絕非他想象中的對手。”
她目光堅定,聲音中透著濃濃的信心與決然。
“他可以戰勝北境數十萬大軍,可以孤身入雲州屠儘十萬敵軍。”
“他同樣可以在這場比武中,戰勝穆起章。”
“我們要做的,便是相信他,默默為他祈禱。”
“除此之外……彆無他法。”
孟子衿緩緩起身,走到亭台邊緣,望著那幽幽的湖水,聲音中帶著一抹淡淡的哀愁與期許。
“蕭寧,你一定要活下來……”
“你若死了,北境、瓊州、甚至整個大堯,都將失去最後的希望。”
“可我始終相信,你會帶著勝利歸來。”
“帶著所有信任你、敬仰你的人的期望,活著歸來。”
她低聲呢喃,聲音在夜風中散去,仿佛一片輕柔的雪花,飄散在幽靜的庭院中,飄散在這無儘的夜色之中。
靈師師輕輕閉上雙眼,深吸了一口氣,隨即緩緩站起身,走到孟子衿身旁,輕聲說道“子衿。”
“你說得對。”
“我們要做的,就是相信他。”
“蕭寧既然能走到今天,他定然不會輕易倒下。”
“他的意誌與決心,足以支撐他從這場生死比武中全身而退。”
“我相信……他一定會贏!”
靈師師的聲音中透出一股前所未有的堅定與決然,仿佛一抹熾熱的火焰,在這寒冷的夜色中燃燒起來,驅散了所有的陰霾與恐懼。
孟子衿微微一笑,輕輕點了點頭。
兩人對視一眼,皆從彼此的眼中看到了濃濃的信任與期許。
那是對蕭寧的信任。
也是對這場命運之戰的期許。
風依舊拂過,卷起了幾片枯黃的落葉,在兩人身旁輕輕飄散開來。
而那兩道纖細而倔強的身影,依舊佇立在亭台上,
遙望著那深邃的夜空,仿佛在等待著某個歸來的身影。
她們相信,那個她們傾佩的男人,必定能帶著勝利,帶著所有人的希望,踏著黎明的曙光歸來。
……
京城,東郊,清溪書院。
這座書院背靠青山,四周竹林掩映,溪水潺潺,仿佛與塵世隔絕一般。
院中古木參天,亭台樓閣掩映在翠綠的林木之中,院門外石板小路上鋪滿了細碎的落葉。
清晨的霧氣尚未散去,白茫茫的霧氣籠罩在整個書院中,仿佛為它披上了一層神秘的麵紗。
道一站在書院門外,微微抬起頭,望著那兩扇緊閉的朱紅色院門。
儘管他在北境戰場上曾與敵軍廝殺無數次,麵對過生死間的絕境,但此刻站在這座書院門前,他心中竟生出一種莫名的緊張與不安。
因為——這裡,是秦玉京當年來大堯時,所建設的書院。
秦玉京,乃當今大祁國武學第一人,大同學派的領袖,被譽為“大同學宮山長”的頂尖高手。
自大祁建國以來,大同學派便一直被奉為國學之首,其拳法、兵學、謀略之道,無一不是當今天下最頂尖的存在。
而秦玉京,正是這門武學派係的執掌者。
他不僅是大祁國無數武者心目中的武學泰鬥,更是當今天下唯一能夠在武學修為上力壓眾生,穩居武學之巔的傳奇人物。
這樣一位如神隻般的存在,如今卻來到了大堯京城,這其中的用意,早已引起了無數人的猜測與揣測。
道一深吸一口氣,緩緩伸手,輕輕叩響了書院的大門。
“咚……咚……咚……”
三聲低沉的敲門聲回蕩在寂靜的林間,仿佛驚動了這幽靜的書院。
片刻之後,大門被人輕輕推開,一名身著書童服的少年探出頭來,目光警惕地打量著道一。
“請問閣下是……?”
道一微微一笑,拱手行禮,語氣恭敬而溫和。
“在下道一,是大同學宮的弟子。”
“奉命前來拜見師尊秦掌尊。”
書童聞言,目光微微一閃,隨即露出幾分恭敬之色,輕輕點頭。
“原來是道一師兄。”
“師尊早已吩咐過,若師兄前來,便直接帶入後院相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請隨我來。”
書童說著,緩緩推開大門,帶著道一穿過前院的回廊,沿著蜿蜒的石徑,向書院的深處行去。
道一跟隨書童緩步前行,目光不由自主地四下打量著這座幽靜而雅致的書院。
書院中,古木蒼翠,竹影婆娑,四周環繞著低矮的圍牆與高聳的山石,隱隱透出幾分悠遠的書卷氣息。
他曾多次聽師兄們提起過這座“清溪書院”,這是師尊多年前親自設計建造的書院,布局精妙,結構嚴謹,宛若世外桃源一般。
書院的正中,有一座三層高的書閣,閣頂用青瓦覆蓋,簷角懸掛著幾盞風鈴,微風拂過,風鈴聲輕輕作響,仿佛在訴說著這座書院的古老與寧靜。
而在書閣旁邊,則是一座寬敞的演武場。
演武場的四周環繞著高大的石柱與圍欄,中間鋪設著細膩的砂石地麵,空曠而寬敞。
據說,當年無論是大同學宮的弟子,還是外來的武林中人,都曾在此切磋武藝、比試技藝,留下了無數傳說與故事。
道一一路走過,隻見演武場上空無一人,唯有幾隻鳥兒在石柱上棲息,時不時發出幾聲清脆的鳴叫。
他的心情也漸漸平靜下來,眼中閃過一抹淡淡的懷念。
“真沒想到,師尊當年來到大堯,隨手所創立的書院,竟依舊保留著原貌。”
“我自入學宮後,便一直聽師兄們談論這座清溪書院,如今得以親眼所見,果真是幽雅寧靜,與世隔絕。”
“難怪師尊初來京城,就馬不停蹄的趕到這裡,在此歇腳了。”
道一心中感慨萬千,目光微微閃動。
就在此時,書童的腳步突然停了下來,轉過身,恭敬地指向前方那座古樸的竹亭。
“道一師兄,師尊正在竹亭中等候。”
“您請——”
道一點了點頭,深吸一口氣,緩緩走向那座竹亭。
竹亭中,青竹環繞,清風徐來,一位身著青袍、須發皆白的老者正負手而立,靜靜地望著眼前那片青翠的竹林。
他的身影雖然看上去有些單薄,但卻透著一種深沉而悠遠的氣質。
那是一種經曆了歲月洗禮與風雨沉澱之後,方能散發出的無儘威嚴與底蘊。
這位老者,正是當今天下最負盛名的武學泰鬥——秦玉京。
“師尊。”道一緩緩走到竹亭前,俯身行禮,聲音中透著濃濃的敬意與恭敬。
“弟子道一,特來拜見。”
秦玉京聞聲轉過身來,目光中帶著幾分溫和的笑意,輕輕點頭。
“道一,許久不見。”
“自你被派往大堯,追隨昌南王之後,已有數月未曾謀麵。”
“如今再見,你倒是比以往更沉穩了不少。”
他的話語中透著幾分淡淡的關切與欣慰,仿佛一位長者在審視著自己多年未見的弟子。
道一微微抬起頭,目光中閃過一抹複雜的情緒,輕輕點頭。
“多謝師尊關心。”
“弟子此番前來,是奉命向您彙報有關於昌南王蕭寧的近況。”
秦玉京目光微微一凝,眼中閃過一絲好奇與探尋的光芒。
“哦?蕭寧?”
“自從在天機山,得知蕭寧被評為‘甲子魁首’後,我便來到了京城,一路上對他多加關注。”
“他年紀輕輕,便能在武學、兵法、謀略之道上皆展現出不凡天賦,著實罕見。”
“而這次北境之行,聽聞他以一己之力平定叛亂,更斬殺北境悍將魯通。”
“如今回到京城,又與穆起章簽下生死比武之約。”
“這等膽識與氣魄,確實讓我越來越看不透他了。”
秦玉京輕輕搖了搖頭,眼中帶著幾分深思與感慨。
“道一,你是學宮之人,亦是昌南王麾下的軍師之一。”
“你如何看待此人?”
他的聲音平和而緩慢,卻透著一股無形的威嚴,仿佛一雙銳利的眼眸,已將道一的內心看得通透無比。
道一深吸一口氣,神色微微凝重,沉聲說道
“師尊,昌南王的決斷,遠比我等所想象的更加堅毅與決絕。”
“至少,傳聞中的所謂紈絝,是斷然不可信的!”
“他不僅僅是一名王族貴胄,更是一名真正的將才與統帥。”
“在北境,他身先士卒,以身作則。”
“他不僅武藝高強,更精通兵法、戰陣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