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初亮,皇城上空已然被晨光染成了一片燦金之色,京城的大街小巷逐漸喧鬨起來,各種各樣的聲音交織在一起,整座京城顯得生機勃勃。
蕭寧站在宮中的一座角樓上,目光遠眺,心緒卻早已飛往千裡之外的神川。
洛子州雙雀橋姻緣湖,那是一片水光瀲灩的美景之地,每隔五年,神川緣會便會在那裡舉辦,吸引了無數青年才俊、名門佳麗齊聚一堂。
今年的緣會,正是蕭寧的目標所在。
“神川三會”——這是神川大陸最盛大的三項盛會,每五年一屆,分彆是‘神川詩會’、‘神川緣會’、‘神川論劍會’。三會並稱為“神川三會”,象征著文、武、緣三者的最高榮耀,每一屆都會吸引無數天才名士、武學高手前來參加,聲勢浩大,影響力遍布整個大陸。
緣會比的是緣分與姻緣,詩會則是比文才與詩作,論劍會則是比武藝與劍術。
這三會有著悠久的曆史,相傳始於神川大陸的開創之初。那時,神川大陸被分為五個獨立的王國——大堯、祁國、大祁、魏國、蜀國,各國各有所長,但彼此之間又時常征戰紛爭。
為了減少戰爭帶來的傷害,五國之主共同商議,決定每五年舉辦一次盛會,讓各國青年俊傑通過比試來展示才藝、切磋武技、結交姻緣,從而使各國之間得以增進了解、促進和平。
神川詩會,便是比試格律與詩才的盛會。
在詩會上,各國才子們會用自己的詩才一較高下。名動神川的才子齊太白便是此會的常客,每每能以驚世之作震動全場,贏得萬眾矚目。因此,神川詩會不僅是文人墨客的盛宴,更是各國君主樂於觀賞的才藝盛典。
神川論劍會,則是展示武學與劍道的比試。
論劍會曆來被稱為“劍士之巔”,每五年一屆的論劍會不僅是劍士們的角逐,更是神川大陸所有武學世家的盛會。各大武學世家皆以自家子弟在論劍會上取得名次為榮,而當初蕭寧為了提升自己的武學實力,也曾立下目標,要在神川論劍會上搏得前五名。這一目標,便是當初名震神川的劍客古飛羽對他的要求。
而神川緣會,則是最為獨特的一場盛會。
緣會不同於其他兩會的比試形式,它更注重的是一種巧合、機緣,以及人與人之間的默契與心靈契合。因此,緣會往往被稱為“姻緣盛會”,是整個神川大陸中最受青年男女期待的一項比試。
緣會的舉辦地,選在了洛子州的雙雀橋姻緣湖。這座湖泊被譽為“神川第一湖”,湖麵開闊如鏡,波光粼粼,兩岸綠柳成蔭。每逢緣會之時,雙雀橋便會成為青年男女們邂逅相知的地方。
緣會上的比試形式彆具一格每一位參與者都會隨機抽取一個象征自身命運的簽牌,然後按照簽牌的提示,在緣橋上尋找自己的“緣分”對象。若雙方能夠成功結對,並順利完成緣會設置的各項考驗,便可獲得緣會的最高獎項——“緣定三生”之譽。
而每一對在緣會中結緣成功的青年男女,都被視為擁有“天賜良緣”的眷侶。許多名門望族的婚姻大事,甚至都以能否在緣會上成對為評判標準,足見此會的影響之大。
“緣會、詩會、論劍會……”蕭寧輕輕呢喃著,目光中閃過一絲深思。
他並非第一次聽說神川三會,但這一次,他有著不同的目標。
蕭寧深吸一口氣,手指輕輕摩挲著腰間佩劍——那是他數年前離開京城時,衛清挽親手為他係上的劍穗。劍穗雖曆經風霜,卻依舊保持著當初的模樣,每次觸碰,仿佛都能感受到衛清挽那時輕柔的指尖溫度。
而這次,他參加神川緣會的真正目的,不是為了與哪位名門閨秀結緣,而是為了一個人——衛清挽。
“緣會”一詞,本是指男女之間的姻緣與緣分,但對於蕭寧來說,這場緣會,隻關乎與衛清挽的重逢與和解。
蕭寧自嘲一笑,若是旁人得知身為大堯皇帝的他竟會為了這麼一個姻緣盛會,甘願隱瞞身份,喬裝前往,隻怕會引來無數詫異的目光吧?
但他不在乎。
當初,衛清挽離開京城,毅然隨衛家餘部前往瓊州隱居。那時,他深知自己若不狠下心,衛清挽定會不顧一切留在京中,與他一起承擔那些潛藏的殺機與陰謀。
而如今,一切塵埃落定,他登上九五之尊,掃清了所有威脅。他要親自迎她歸來,讓她明白,他從未有過一刻忘記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