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的風拂過青翠的群山,卷起幾縷細碎的花瓣,悄然灑落在官道兩旁的林間。
沿著山間蜿蜒的官道前行,遠遠可以看到青翠的山嶺間隱約浮現出一片白牆灰瓦的屋宇。
那是一座鑲嵌在綠意盎然群山之中的小鎮,宛如翡翠屏障中的一顆美玉,在晨曦的映照下熠熠生輝。
鎮外,高聳的城樓靜靜矗立,牆頭懸掛的紅色燈籠在風中微微搖曳,仿佛在無聲地歡迎來往的行人。
這座小鎮,便是因製作毛筆工藝聞名神川大陸的“墨池鎮”。
隨著靠近鎮子,淡淡的墨香隨著清風飄散而來,沁人心脾,仿佛置身於一座巨大的書法長廊之中。
街道兩旁,各色商鋪林立,門口懸掛著各種書法牌匾,牌匾上的字跡或遒勁有力,或婉轉流暢,皆透露著這座小鎮對書法的獨特追求。
鎮上的街道整潔而寬闊,路旁栽種的槐樹隨風輕擺,幾名孩童提著毛筆、捧著墨盤,在街邊嬉戲打鬨。
他們不時跑到牆邊,在牆上的宣紙上書寫著稚嫩而笨拙的字跡,引得來往行人駐足觀看,笑聲不斷。
一家書法鋪前,一位老者端坐在桌案旁,正神情專注地執筆而書。
他眉頭微蹙,一筆一劃間皆透著幾分蒼勁有力。墨香彌漫,字跡躍然紙上,仿佛賦予了書法靈魂。
衛青時、衛輕歌、衛清挽與“悔報”四人策馬而行,沿途觀賞著兩側商鋪前懸掛的各式字畫作品。
衛輕歌興奮地環顧四周,目光在街道兩旁的書法牌匾上流連不去,眼中滿是躍躍欲試的神色。
“姐,大姐,你看那邊!”她突然指著一處書法鋪前懸掛的對聯,語氣中滿是驚喜,“那可是神川書法名家徐之謙的手筆!沒想到竟然能在這兒看到他的字。”
衛青時聞言,也不由得露出幾分興趣。
他駐足端詳片刻,輕聲說道“‘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果然是徐之謙的風格。”
衛輕歌點頭稱讚“是啊,聽說他的字可是價值連城呢!”
衛清挽靜靜地聽著二妹與弟弟的談話,目光淡然,神色間卻未見絲毫波動。
晨光灑落在她素雅的衣衫上,柔和的光暈勾勒出她清冷而出塵的輪廓。
她目光平靜地望著前方,仿佛並未被周圍的美景所吸引。
自從她接到蕭寧的休書,離開京城回到瓊州之後,心中那種隱隱的空虛感便從未消散過。
她無法理解,為什麼蕭寧在將她休棄之後,卻又義無反顧地回到京城那個是非之地。
京城危機四伏,蕭寧那樣的性子,如何能應對?
他根本沒有處理複雜局勢的能力,更沒有掌控朝中局勢的智慧。
然而,這些都不是她最擔心的事。
最讓她感到無力與焦灼的,是她無法得知蕭寧的消息。
自從回到瓊州之後,她便一直在試圖打探蕭寧的動向,可無論她派出多少人前往京城,得到的消息始終是——
“蕭寧回了京城之後,便徹底閉門不出。朝中事務由許居正等人全權處理。”
這段話,衛清挽已經聽過太多次。
她的眉頭微微蹙起,心中那股隱隱的不安再次蔓延開來。
“姐,大姐。”
衛青時策馬上前幾步,來到她身旁,低聲問道“你……是不是又在擔心姐夫的事?”
衛清挽輕輕頷首,語氣中透著一絲克製的情緒“青時,京城……可有蕭寧的消息?”
她儘力讓自己的語氣顯得平靜,可那雙深邃的眼眸中卻透出難以掩飾的焦慮與不安。
衛青時心中一震,麵上卻不動聲色。
他本以為大姐在這次出行中會刻意回避蕭寧的名字,卻沒想到她會如此直接地提起。
“姐,大姐。”
衛青時沉默片刻,斂去神色,語氣平靜地說道“我離開京城後,便再未聽到過姐夫的消息。隻知他回了京城,之後便音訊全無。”
“音訊全無……”
衛清挽喃喃重複著這四個字,眉宇間的憂色愈發濃重。
她緊握韁繩的手微微顫抖,心中那種隱隱的不安與焦躁再次湧上心頭。
京城中到底發生了什麼?為什麼她的消息網竟然完全被切斷?
自從她離開京城後,便再也無法得知蕭寧的任何動向。
她曾多次派人前往京城打探,可所有人都帶回了相同的答複——
“蕭寧回了京城之後,便徹底閉門不出。朝中事務由許居正等人全權處理。”
她不相信這是真的。
她無法了解更深層次的情況,更不知道京城之中究竟發生了什麼。
“青時。”衛清挽定定地看著弟弟,語氣中帶著一絲不容置疑的冷意,“你我兄妹相知已久,我知道你曾在京中護送蕭寧回京。你們關係很好,對吧?”
衛青時麵色微變,卻隻能點頭。
“是……姐夫他對我很好。”
“既然如此,你為什麼會不知道他現在的動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