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道,就是人道,天道恒常,人道恒昌,人道修煉到極致,便能肉身成聖,永不墮地獄。
儒教人才輩出。儒生大都文武兼修,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馬上定乾坤。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文人士子的終極追求。
況且,朝廷裡除了儒生,還有道人。
自古儒、道難分家,入世為儒,出世為道,多少位極人臣的官員到最後看透紅塵想要修仙,多少修道之人自知不能成仙轉頭效忠人間帝王,這樣的先例比比皆是。
若時局穩定,國泰民安,入朝為官的修仙者還不在少數呢,就算不做官,也能混個幕僚、師爺、白衣卿相什麼的當一當。
佛門就沒這個待遇了。
統治者對佛門弟子有著“野心、貪婪、不服管教”的刻板印象,偏偏民間還不少善男信女誠心禮佛,於是刻板印象又加了一條蠱惑人心!
世俗王朝和佛門八宗的仇怨,乃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曆朝都有主張滅佛的統治者,一次又一次對佛門發起“清剿”,在大梁朝,風聲最緊的時候,毛發稀疏的禿子都有可能拉出去問斬。
最後要說的是,各方勢力總是此消彼長,佛門遭遇清算,道門自然興盛,人間大大小小滅佛事件的背後,亦有道門推波助瀾、施以援手。
長此以往,自然就造成了十大宗門九個修仙的現狀。
然,三百年前,大梁覆滅,人間動亂,世俗政權四分五裂,興亡之事對於老百姓是滅頂之災,但對於佛門八大宗派來說,則是他們發展壯大的絕妙時機。
為報大梁皇室“滅佛”之仇,佛門聯合各路諸侯叛黨,攪弄風雲,瘋狂屠戮李梁皇族後裔。
殺了得有成千上萬人。
這場屠殺,不僅針對皇族,平民百姓也難幸免,隻要姓李,就有可能喪命。
好家夥,一時間,天下人人自危,但凡跟“李”這個字沾點關係的,無不更名易姓。
彆說不敢姓李了,就連提起這個字,也犯忌諱,誰家後院種了一片李子林,都恨不得連夜砍光,不敢走漏風聲。
這場危機持續了得有幾十年,上百年。
直到一百多年前,太極殿“橫空出世”。
“原來如此,原來如此!”
蓬萊長老醍醐灌頂,看著李停雲,說“大梁發起滅佛事件,佛教徒對李梁皇室趕儘殺絕,而你,乃是皇族遺孤,所以回過頭來,殺穿了佛門……”
“呐,這就叫‘風水輪流轉’,對吧?”
李停雲近似開玩笑的的語氣,像個頑劣不自知的孩子,天真的邪惡,純粹的暴虐。
長老搖著頭,說“這叫‘一報還一報’。可冤冤相報,何時能了?”
李停雲唇角微揚,一巴掌扇出去,猝不及防,把人扇飛十來丈遠,轟然墜地,腦袋爆漿,血肉模糊。
他收回手,血漬風散,站起身來,悠然道
“果然還是站著說話才不腰疼啊。”
報應沒落在自己頭上,誰都可以“旁觀者清”,講兩句好聽的大道理,如放狗屁!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話說回來,李停雲帶人剿滅清涼門,這事兒已經很久遠了,發生在血洗蓬萊之前,殺掉雲鬆鶴之前,甚至是屠掉靈溪村之前——
早在太極殿及四象城勢力組建之初,那群禿驢的聚集地就被太極殿以犁庭掃穴之勢推平。
李停雲曾數度墜入輪回井,經曆凡間諸事,對佛門報複性的“大屠殺”可謂印象深刻,如果把太極殿比作他手裡的一把利劍,那麼千千萬萬的佛門子弟,就是他出劍試鋒的首選對象。
他自地獄解脫之後,第一個拿來祭劍的,就是佛教八宗,第一個下鍋開涮的,就是禪宗清涼門,什麼元氏後人,什麼雲鬆鶴,都得靠後站!
正是滅了清涼門之後,李停雲“名滿天下”,太極殿“威揚四海”,名,是惡名,威,自然是淫威。
清涼門麼,十大宗門中處於最末,不是他們實力不行,單純不受待見,地位稍遜而已。
俗話說“佛法無邊”,佛門子弟超凡入聖,投鞭斷流,靡堅不摧……
但一敗塗地。
禪宗之名,出自《華嚴經》裡一句偈語“如入火聚,得清涼門。”李停雲有所耳聞,點兵點將,選中朱雀城夏長風,采用火攻的方式,把雄赳赳一大禪宗,燒成烏泱泱一片廢墟。
如入火聚是吧?何必加個“如”字?不妨真正跳進火海,切身體悟裡麵究竟清不清涼!
夏長風那把“南明離火”燒得清涼門連螞蟻窩都屍骨無存。
李停雲稱,了然和尚是他的一位老熟人,這話不假,滿門禿驢都叫他烤熟了,怎麼不算是“熟人”呢?
但膈應人的是,清涼門沒了,了然和尚還在,就好比靈溪村沒了,元徹還活著——李停雲時常反思,究竟是他布置的天羅地網本身就有問題,還是該死的老天爺處處跟他作對?!
怎麼總有那麼一條兩條漏網之魚,從他高高舉起的屠刀之下呲溜滑走?
也許他已經忘了,又或者他壓根就沒想過,曾幾何時,他也是這樣的一條“漏網之魚”,無數次從彆人布下的天羅地網中有幸逃生。
這世上根本就沒有什麼密不透風的“羅網”,如果非要說有的話,大抵也隻有天網恢恢,疏而不漏了。
“蓬萊洲,修仙道門,將一個出身禪宗的和尚收入麾下,勉強可以理解。”
李停雲在血潭邊慢悠悠踱步。
畢竟蓬萊是個唯實力論、什麼雜魚都敢收的門派,了然和尚除此之外,也找不到彆的地方可去。
轉過身來,質問“但他一頭禿驢,是怎麼混上掌門之位的?你們不是向來自命不凡,自詡清高嗎?何以心甘情願聽從一個老和尚的調派?”
最識趣的長老已然倒地不起,唯剩麵前三個沒眼色的鋸嘴葫蘆,還得他挨個踹一腳,才踹出點結結巴巴的聲音。
雖然結巴,但是坦誠“蓬、蓬萊洲與彆的宗門有所不同,掌門、門手、手裡沒有實、實權,宗、宗門大小、小事務,皆由我、我們八位長老商、商討決定。這、這是因為……”
因為蓬萊洲並非傳統意義上的修仙宗門。
先前就說過,蓬萊是高階修士聚集地,一個高手聯盟,組織鬆散,自由度高,師門弟子關係並不緊密,他們聚在一起修煉的主要原因,當然是島上有棵扶桑神樹,天地靈氣最為充沛。
蓬萊洲的發家史很簡單,從最開始高手打架搶占地盤,到後來團體林立聚眾鬥毆,最後,各個小團體派出代表,坐上談判桌,組建聯盟。
他們製定一係列合約,劃分勢力範圍,相約和平共處,共同維持秩序。
一個不像樣的宗門就這樣草率地誕生了。
由於腳下站著的地方,是蓬萊島,那麼宗門名就叫“蓬萊洲”,洲者,水中可居之地也,寓意五湖四海皆兄弟。
組織有了,秩序有了,總得有個領頭的,對外交涉、對內管理吧?
可登上這片島嶼的人,無不一心一意隻想成仙,無不認為自己一定能成仙,幾乎沒人願意犧牲時間、浪費精力管理雜務迎來送往。
說白了,這個掌門誰愛當誰當。
一群人扯來扯去,竟沒有一個人願意委屈一下,做這個領頭羊。
關鍵時刻,了然和尚不知打哪兒跳出來,大喊一聲我行,讓我來!
眾人一看,哦呦,是個老禿驢,頓時不乾了,又鬨哄哄地爭搶起了掌門之位——他們沒人想當掌門,但也沒人願把掌門之位讓給和尚,局麵一時有些尷尬。
為緩解尷尬,他們想出一個絕妙的妥協之法掌門的位子,可以讓給和尚,但在掌門之外,必須另設長老之位。
每個小團體都得推選出一個能代表他們說話的人,這些人就是“長老”了,掌門不能全權決定宗門事務,得由幾位長老共同商定才行。
所以說,蓬萊洲的掌門,不像彆的宗門掌權人,既沒那麼大的權力,也沒那麼尊貴的地位。
說好聽點是掌門,說難聽點就是避免掀桌的和事佬,調停爭端的受氣包。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權力不大,事情繁多,和尚愛當就讓他當去吧,反正他說啥也不一定就是啥。
蓬萊洲林林總總八大長老,皆由島上人匿名投票推舉選出,每隔一紀,他們就進行一次“大選拔”。
太極殿正是在他們例行選拔的日子裡發起攻擊,把他們打了個措手不及、攪了個雞飛狗跳。
聽完這些,李停雲“哦”一聲,表示了解,不吝誇讚“製度新穎,聽著有趣。”
在大搞集權的時代,這種推舉、選拔、共治的方式,還是挺少見的,李停雲這人,對所有新鮮的玩意兒都保持一定的好奇心,對於任何能讓他感興趣的東西,都不介意點評兩句。
關於蓬萊洲,該問的差不多問完了。
李停雲這才舊話重提
“知道‘靈根獵手團’嗎?他們那位‘靈官大人’,可曾與你們打過交道?”
他的提問方式,堪稱平易近人,不是他提不動刀了,而是他沒抱任何希望了,之所以把這個問題放到最後,自然是方便問完立刻殺人滅口。
他已經習慣尋尋覓覓,一次撲空、次次撲空。
妖道行事是何等的縝密周全,滴水不漏,在當年就沒人能逮到他的狐狸尾巴,如今三百年過去了,若是輕輕鬆鬆就能查出個所以然,才真是有鬼了!
誰料,那個結巴的聲音再次響起“知道、道啊!靈根、根獵手團嘛,還有那個、個靈官,我們都打過交、交道,是、是老熟、熟人。”
喜歡我,穿書反派,溫柔師尊請留步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我,穿書反派,溫柔師尊請留步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