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的情緒來得快去得也快,沒過一會兒,張氏和芊尋就將言赫給哄好。
兄妹倆又開始打打鬨鬨的搶桌上張氏帶回來的吃的。
等他們吃好後,為了不讓他們再胡思亂想,張氏給他們劃分任務,自己動手將自己房間裡的東西慢慢收拾出來。
並交代他們先不能把東西放進空間裡,等她來將東西分類,看哪些不引人注意,然後可以收進空間內。
分配好任務後,張氏則去和王氏商量他們先叫人幫忙將海市的房子收拾出來的事。
不錯,她們打算前往海市定居。
至於為什麼都打算隱藏身份了還不到小地方去苟著,反而還往大城市去。
主要還是想著燈下黑。
海市可是除了京市外最繁華的城市。
真要發生什麼事她們既可以快速接到消息,又不在皇城地下被很多人盯著。
古往今來,一個國家的首都住著的哪個不是家裡有點關係和有錢的,她們還沒那膽量真去皇城底下燈下黑。
她名下的鋪子田產早早就托她哥哥給變現處理掉了,她的‘嫁妝’和分得的家產今日也處理乾淨。
然後再一件要緊的事是先安排好這些年一直服侍他們的那些人。
其實人不像建國前那麼多了,也就從小相處的蔣媽媽一個,和進府後買的兩個丫頭和一個在外跑的小廝和做飯的廚娘,一共也就五人。
蔣媽媽雖說很想跟著張氏,但是考慮年紀大了,她也有兒子,所以最後還是選擇回兒子家養老帶孫子去了。
對於她的選擇,張氏毋庸置疑。
雖然對蔣媽媽很是不舍,但人家也是有家的,總不能逼迫人家一把年紀還遠離家鄉吧。
所以張氏在給遣散費的時候又私下給了她一筆錢和許多用得上的票據。
那些就已經夠她們一家能在往後的日子裡過得舒適。
其餘的人雖都是服侍了她幾年,但感情終究不如蔣媽媽那般感情深,所以也就按平常樣子給了一筆可觀的遣散費,讓他們自己回家去了。
值得說的是,自從國家建立以後,講究人人平等就不再允許有賣身這種事情發生了。
所以她的那些人說起來隻能叫長工,還得給他們開月薪呢。
安頓好身邊的人後,張氏也不再磨蹭。
都說破家值萬貫,母子三人的東西,加上那麼大個院子可見他們的東西有多少。
先不說兩個小的,就單單她自己的房間都有得整理。
她可是打算好了,院子裡除了柳府原來自帶的不動,其餘她添置的她要全部要帶走。
要是以前還會覺得麻煩,但是現在她們可是有空間幫助的,搬走多少都不嫌麻煩。
想著海市那邊幫忙收拾的人還需要一些時間才能傳回消息,收拾東西的動作也就不那麼急急忙忙。
慢慢帶著兩個兩個孩子還真在房間內清理了不少之前找不到的東西。
“哥哥你看,娘送給我的發卡找到啦。”
“我也找到了之前嘉鬆表哥送我的小人書,就在床底下。”
“我的繡花帕子也找到啦。”
張氏好笑的看著兄妹倆在炫耀。
那些消失的東西不用看就知道要麼是不小心掉到床底下,要麼是忘記東西放在哪了,然後想用的時候又找不到。
兩個孩子雖然聽話,但終究還是有些孩子脾性,對什麼都還是三分鐘熱度。
就這樣母子三人悄悄將貴重但不引人注意的東西收進空間裡。
再給每人都準備一個隨身攜帶的小包,好放些常用的東西。
再將一些看似體積大,實則特彆輕巧的東西打包好,打算等他們出發的前幾天從郵局郵過去。
等他們到的時候想來東西也已經到了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