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演武場三個字,石守信和王審琦都是心中一動,雙眸之中也是閃亮了起來。
演武場,皇宮,那可是曆朝曆代演練大軍,威震天下的地方。
皇宮平日裡,演武場基本沒用,但是一旦用起來,那聚將鼓可就要敲起來了。
大宋建國這幾年了,有過大赦天下,有過禮拜上蒼,有過功臣授爵,有過
可是卻從來都沒有過演武場聚將!
不光是因為趙匡胤疑心頗重,不光是因為趙匡胤對武將不放心,怕重蹈黃袍加身的覆轍。
更重要的是,因為趙匡胤重文輕武!
所以校武場從未真正使用過,聚將台從未有人登頂過,聚將鼓也從來沒有響起來過。
趙匡胤本就是個偏將出身的馬上皇帝,雖然如今大宋,是後周柴宗訓禪讓的,但是昔日的上位,那也是他一拳頭一拳頭打上去的。
而他的手下,自然也是聚集了一大批能征善戰的武將,更是聚集了一批死忠的親信!
立了國號之後,趙匡胤就穩坐汴京城,不再征戰,穩如老狗進戒吧一樣,就沒有離開過汴京!
這些親衛軍們,雖然也被封為了大將軍,封為了開國公,但是實際掌權的,卻是相互製約,不再和以前一樣了。
比如樞密院,掌權的大將軍,有節製禁軍兵馬的權力,卻沒有調動禁軍兵馬的權力,想要調用,還得要太尉點頭方可!
又比如各天下府兵,天下土兵,全部受到兵部節製,可是兵部離著他們十萬八千裡,想節製也真個兒節製不了。
同樣的,昔日軍中那些高手,那些好手,那些親信衛兵,也消失的無影無蹤,沒有人知道他們去了哪兒,隻知道趙匡胤建立了一個叫做皇城司的衙門!
時代不同了,可是不代表人心就變了。
如今趙匡胤有了為難之處,這皇宮的演武場,那就是趙匡胤的底牌。
隻要皇宮響起了聚將鼓,那到時候,所有人都會聞聲而至,所有人都會毫不猶豫地現身出來。
哪怕是歸於山野的那些老兄弟,他們也一定會來。
這一點,不光石守信和王審琦相信,就是趙匡胤他自己,也是相信的。
眼下,國難當頭,燕雲境地更是敗軍之際,也正是應該響起聚將鼓的時候了。
“走吧,和寡人去演武場!”趙匡胤雙眼微眯,心中也是無限感慨。
他生平俠義為先,頗有大哥風範。
可是當了皇帝之後,很多事情他就不得不去考慮了,那些擁兵自重的武將,他也不得不想辦法削弱其權力。
所以他隻能重用文臣,重文輕武!
可是到了危險時刻,他能用的,還得是武將,而那些文人在危難之際,卻是根本就派不上用場!
不是每個文人,都姓諸葛!
仗義每多屠狗輩,負心都是讀書人啊,這個道理,他趙匡胤早就懂了,可是治天下,還是要讀書人啊!
“遵聖上命令!”
王審琦和石守信二人,心中也是一陣激動起來。
皇宮外麵,汴京城城南。
汴京第一醫館之中。
趙德秀正躺在自己的躺椅上,舒舒服服地在院中陰涼的地方乘涼呢!
雖然他之前經曆了半個月的不眠不休,可謂是拿著性命在玩兒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