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來!”
隨著趙匡胤的一聲令下,一名皇城司的貼身護衛,就立刻牽著趙匡胤的馬,帶著趙匡胤直奔知州府衙門而去。
很快,薊州城一個皇城司護衛,快速拍馬出了城門,急急忙忙朝著汴京城趕去。
汴京城內,皇宮之中,也果然是如同趙匡胤心中猜測所料到的那般。
賀皇後跟趙德昭母子倆人,是相互幫襯相互扶持,雖然他們兩個人,完全可以處理好朝廷的事情,但是依舊有許多文臣,抓著趙匡胤禦駕親征這件事情不放手。
這些人,都是滿口大義,什麼放棄天下於不顧,什麼天下蒼生無人做主啦,什麼萬金之軀豈可以身犯險之類的話,也讓賀皇後和趙德昭,一時有些不好直接反駁。
反駁這種大義的話,那可就是變相的坐實了棄天下之類的說法了,而且賀皇後還是後宮。
早在前朝出了一位女皇之後,後宮乾政可就一直都是朝廷大忌!
這一日的清晨。
紫寰殿內!
賀皇後一身鳳袍,端坐在龍椅旁邊新增的一把鳳鑾上麵,神色威儀而又肅穆地聽著下方文武百官的議論聲音。
趙德昭首次以皇子身份,站在紫寰殿中間的台階上,正對著文武百官,他皺著眉頭,顯得有些局促有些不安。
“啟奏皇後娘娘,聖上此次不顧大臣們的勸阻,執意要以身犯險,實在是太荒謬了,天子都能去禦駕親征,那朝堂何人坐鎮?”
“是啊,老臣附議,朝中豈可一日無主,天下豈可一日無君?”
“還望皇後娘娘能夠立刻派人前往燕雲之地,將聖上給勸諫回來,否則的話,老臣身為朝中大臣,愧對天下蒼生,老臣即刻回府自儘,以死來讓聖上回心轉意!”
“大殿下,你身為大宋將來的國君,你應該更清楚,天下才是最重要,國君才是重中之重才是!”
“是啊,古人雲,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聖上豈可如此犯險,我等應該厲兵秣馬,將來再圖燕雲之地便是!”
這些說話的人,自然就是史圭,郭安康這一杆文官或者是言官了,他們胸中沒有一個主意,但是講起大道理來,那可真的是頭頭是道。
往往很多有理的事情,都能被他們引經據典給駁斥的毫無反駁之力!
他們會不會真的回去自儘,沒有人能夠知道,但是賀皇後跟趙德昭,卻沒法去試驗,否則就成了他們逼死對方了。
所以,賀皇後坐在鳳鸞之上,也是真的有些進退兩難。
而且這些文臣,他們說的話,也不是沒有道理的,從理性的角度去說,即便是要派人去馳援燕雲之地,那麼也隻需要派幾個大將前往即可。
像石守信和王審琦,兩員大將也是足矣,聖上又何必親自去呢?
聖上去了,從實力的角度上來看,也不過就是多了一個人,多了兩雙手,多了一張口而已。
所以,他們才會覺得,趙匡胤的做法,實在是太過於兒戲了,所以他們也會在一得知趙匡胤的決定後,就一起跳了出來。
要知道,這個天下,可從來都是他們這些文人來治理的,聖上也應該要聽他們的。
可是在演武場的時候,他們跪了滿地都是,結果趙匡胤根本就沒有鳥他們,直接就帶著三萬多人離開了,甚至都沒有叫他們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