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是什麼情況?
為什麼沒有半點兒反應?
趙德秀殺穿了遼國,殺儘了蠻子,這都不能用大勝來形容了,而是應該用全勝才對。
按理來說,不管是奏樂還是歌姬,都應該出來,也應該被人給聽到才是。
可是現在的情況來看,堂堂禮部根本就沒有為他安排什麼!
所以,場麵這時候才變得寂靜!
“儀仗隊伍呢,這儀仗隊伍怎麼還不出來呢,神醫先生可是收複了煙雲之地,大勝而回啊,更是平定了遼國,一勞永逸啊,如此功勞,朝廷為什麼沒有安排儀仗隊伍出來迎接呢?”
“是啊,奏樂都沒有,歌姬也不見啊?”
“就憑神醫先生的功勞,奏樂早就應該奏起來了才對啊,難道是沒有安排?”
“沒有安排?這是為什麼?”
“”
沉默了好一會兒,兩旁見到歡迎而來的老百姓們,也開始左顧右盼,紛紛議論了起來。
城門外麵的空地上,安靜逐漸被打破了,到處都充斥著老百姓們疑惑的嘈雜聲音。
“為什麼,為什麼沒有安排?”
“憑什麼,憑什麼不給安排?”
“就是,為什麼沒有儀仗隊伍,我不服!”
“是啊,我也不服,憑什麼沒有儀仗隊伍出來?”
“神醫先生隻用了半個多月的時間,就殺儘了遼國蠻子,踏平了遼國境內,是他保護了我們大宋的百姓!”
“是神醫先生報了我們中原百姓的深仇大恨,是神醫先生庇護了我大宋的江山社稷!”
“神醫先生乃是我大宋的英雄,必須要安排儀仗隊伍,這是他該得到的榮譽!”
發現朝廷沒有給趙德秀安排儀仗隊伍後,老百姓們也都開始憤怒起來了。
尤其是那些披麻戴孝的人,更加的義憤填膺。
對於這些披麻戴孝的陣亡家屬來說,趙德秀不僅僅隻是天下的英雄,不僅僅是大宋的英雄,更是他們家中,那些犧牲了的兒郎們的英雄。
要不是趙德秀以自身性命作為軍令狀,那他們家中那些遠去遼國境內的家人們,或許連遺骸屍骨都回不來了!
再說趙匡胤,此時他站在原地,雙手負立,好一副睥睨天下的樣子。
不過他雖然沒有說話,但要是仔細的人,一眼就可以發現,趙匡胤的一雙帝眸,已經悄悄眯了起來,臉上的腮幫子,也因為牙齒緊咬而鼓了出來。
還有趙匡胤的目光之中,更是充滿了深深的憤怒。
薊州城那邊的具體消息,他很早就派了皇城司的人,給快馬加鞭送來回來。
不用想都可以知道,這件事情雖然該是禮部的官員來負責安排,但是肯定和王政忠一派係的人,脫不了乾係。
作為一個帝王,朝廷上麵哪些人是哪裡的,哪些人是哪個派係的,趙匡胤心中,那自然也是非常清楚的。
他,可是有著武德司為眼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