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兩個皇子打發出門後,賢明帝終於放開手腳,開始收拾以崔家為首的世家大族。
倒也沒有多狠辣,更沒有大刀闊斧,就是今天把六部中的某個世家罷官,明天把中樞裡的某個世家降職,再提拔幾個賢明帝早就看好的人才,諸如此類,持續了幾個月。
等到朝堂煥然一新時,各級臣工發現,大勢已去,他們想看世家大族與皇權的鬥爭怕是看不到了……
這招不戰而屈人之兵,賢明帝運用得當,不論是罷官還是降職,都被抓住了把柄,師出有名,讓世家以及其他人都無話可說。
世家大族光是運作,上下打點,已經耗費了太多心血,同時還要抽出心思去關注江南,關注黃河附近的良田……
另外,世家大族心不齊,今天你被貶,我沒事,我高枕無憂,可明天我被貶,你沒事,我要罵個狗血淋頭!清河崔氏最為激進,可能是長期處在擔驚憂慮之下,忽然一爆發,能量大到驚人。
更何況崔氏後麵還有幾十個世家搖旗呐喊,就看著清河崔氏衝在最前麵。
而以範陽盧氏、博陵崔氏為首的其他世家大族這次卻審時度勢,低調得收斂鋒芒,不與清河崔氏為伍。
其他的五姓七望,還剩下太原王氏、滎陽鄭氏、趙郡李氏、隴西李氏,都是觀望態度,而趙郡李氏的態度比較清楚,他們是支持賢明帝的,畢竟是賢明帝的外祖家啊!
這一年,整個朝堂都動蕩不安,天天都有舊官走,新官上任,可能賢明帝真的慧眼識人才,前後到任的新官都挺厲害,短時間內就拿下了的工作內容,以及崗位需求,甚至自由發揮,搞清楚了各級裙帶,對於人情世故的處理,也很到位!
自先帝登基後,到賢明帝的這一年,朝堂之上,終於完成了這次最艱難的大換血。
老將舊臣等頑固勢力徹底退出了舞台,新人能工等改革銳進人物出現在了人們視線中。
不出意外,接下來便是一係列的改革。
第一條便是土地革命!革誰?當然是世家大族!
反正國庫不充裕,世家大族要是想保住官位,那就交銀子吧。
可不少人漸漸發現,即使交了銀子,官位也照舊保不住,於是要鬨,可一鬨就下大獄,養尊處優的世家子弟,哪裡受過這樣的罪?再一次紛紛解囊,但這時候賢明帝獅子大開口了!讓你們好好交銀子的時候,都不肯,下了獄,要雙倍的銀子!
幾番操作下來,賢明帝看著一箱箱白花花的銀子笑得合不攏嘴!
真是痛快了,跟世家大族較勁十幾年,終於讓他抓住了時機!
可世家大族欲哭無淚,雖算不上動了根基,但折斷臂膀的滋味也不好受啊!
戶部尚書也很高興,徹底把辭呈撕了個粉碎,天天都要去內庫盤點,看著銀子滿滿當當,戶部尚書彆提多樂嗬了!
刑部尚書也挺高興,收拾了幾個劣跡斑斑的世家後,刑獄之事,明顯減少!
工部尚書也是如此,踢走那幾個世家後,工部總能好好乾些大事了吧?聽說國庫也滿了呢!
嗯,賢明帝看朝堂之上,老嘴臉越來越少,那些個功高震主、倚老賣老的人都被請走後,朝堂氣氛也變得和諧起來了。
不多不少,就在賢明帝安穩了朝堂後,二皇子跟四皇子也從江南回來了。
隨即,賢明帝便給四皇子下旨賜婚,與平輿許氏長女許倩雲於九月初一完婚。
同時,還冊封四皇子為誠親王。
薑婕妤知道未來兒媳是哪家的時候,都愣了,平輿許氏?比弘農楊氏、潁川鐘氏如何?
還是經由邵婕妤提醒,她才反應過來,平輿許氏跟陳淑妃還有關係……
薑婕妤知道的時候,腿腳發軟,她都不敢去見文貴妃了,也不知道文貴妃會怎麼樣想……
文貴妃還真的想得多了些。
自打大皇子去巡視黃河,她被解禁後,就往平王府送了不少好東西,一方麵是緩和從前流言後,與兒媳的關係,另一方麵這是兒子的第一個孩子,她的第一個孫輩,當然要好好對待。
文貴妃緩過這口氣,便開始琢磨起四皇子的事情,尤其四皇子去了冀州,又恰逢四皇子的年紀到了,她不得不琢磨四皇子妃人選,之前就連賢明帝不也問過她嗎?那她推薦幾個人選也不過分吧?
文貴妃精挑細選,還與冠義侯通了氣,選出了三個人家,再精心打扮一番,前往朝陽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