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馬拉鬆的時候,洪秀秀認識了一對丁克夫妻,女生叫嚴岩,兩個人知道洪秀秀是攝影師,找她想拍一組情侶照片。
洪秀秀帶人到基地拍的。
他們知道基地是洪秀秀的產業,嚴岩在電視台工作。
她拿走好多宣傳冊子,說要幫她宣傳。
然後第二天就有客戶找過來,說是她介紹過來的,想要冊子裡的其中一個景做商業攝影拍攝。
需要租下那個場地。
詢問價格。
洪秀秀詢問拍攝時間和人數,報了一個價格。
然後沒多久,洪秀秀就在電視台廣告中,看見了她家的景。
這也算是一個宣傳切入點。
而且這類客戶,合作一次,很快就有第二次合作。
他們還會把這個基地推薦給自己的同行。
基地因為限製了每天招待的組數,弄了個線上預約模式,一些不差錢的也不覺得一個小時300塊錢太貴。
隻覺得還挺難約的,節假日檔期很滿。
關鍵是沒有替代選擇,隻能等,積極預約。
但凡約上的,都覺得物超所值!
可拍攝的風格太多了,樓梯,窗前,哪怕大門,都布置裝修的非常出片。
還有各個主體的拍攝風格,不是專業攝影師,帶上相機都能拍的很好看。
另外幾個朋友約著一起,拍個兩個小時,分擔了價格,平均到每個人身上,人均一兩百,也不貴了。
一時間,喜歡拍照和新鮮事物的小年輕都把這個攝影基地當成一個遊玩打卡的地方。
洪秀秀讓認識的攝影師,攝影師的攝影師朋友送體驗卡,讓帶客戶過來拍照。
免費不要錢,隻是社交媒體宣傳,好多不熟的朋友都願意做。
來了兩次發現這邊真的太出片了,貴的話如果客戶願意選擇這種景,也是可以接受的。
很多人有服裝需求。
洪秀秀立馬在化妝室旁邊騰出一個房間,開始陸陸續續往裡麵補充衣服。
婚紗,禮服,都準備了一些。
張雁也是個人才。
每日要招待的人接待工作量有限,她開始帶著給她招的新員工,一個二十出頭的小姑娘。
開始打電話。
給一些同城的文化傳媒公司,廣告公司打電話宣傳。
看到有攝影師過來,張雁又找到了靈感,電話開始打本市所有的影樓。
加了很多同城的攝影師,影樓的聯係方式,對方以為客戶,結果她是推廣基地的。
在對方沒拉黑之前,發了很多基地內很多場景的圖片給對方。
這樣的推廣模式,真的拉了不少客戶過來。
多方麵組合起來,像滾雪球一樣,讓這個基地也跟著熱鬨起來。
保潔都增加到了兩個。
員工也越來越多,固定的合作客戶也越來越多。
每天都有錢進來,這些錢立馬又花在了維護,增添一些功能上。
現在是完全不讓洪秀秀掏一分錢,就能穩定運營下去。
洪秀秀也從最開始每天長在基地這邊,變得隔天來。
短短的時間內,員工各司其職,一切變得井井有條。
而拆遷辦經過幾個月的動員,正式拆遷的消息也定下來了。
老小區那邊不少鄰居這兩個月開始陸陸續續開始搬走。
家裡的家具家電,洪秀秀不知道該怎麼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