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淩被劉老師帶走。
好久都沒有再出現,然後沒多久,她就從兩個弟弟口中知道了,劉老師和程老師離婚了。
程淩試圖自殺被救了回來。
程淩休學了。
眾人紛紛說,是夫妻倆離婚給孩子刺激到了。
也有說因為家長打了孩子,所以孩子受不了自殺。
一時間周圍住戶對孩子的容忍度都高了不少。
非必要不會打孩子。
這些都和她無關了,她上了高中。
沒有程老師,劉老師,她乖不少。
用她媽說的話就是阿彌陀佛,叛逆期終於過了。
過了嗎?好像沒完全。
一個長得還算漂亮的女孩從小到大遇到的惡意太多了。
同性的,異性的。
長者的。
她的性格從小到大都是乖巧,聽話懂事的。
青春期後,她像是身上帶著刺,一點虧都不吃,誰惹她她紮誰。
所以她在高中的人緣依舊不好。
她的成績倒是追上不少。
她還是會打遊戲,偷偷的去上網。
和大家都說是混混的女孩子們當朋友。
也開始有玩的比較好的女性朋友。
但是無論對誰,媽媽,朋友,學校心理疏導老師。
她曾經這段經曆她都羞於啟齒。
那個時候流行港澳台偶像劇。
美劇。
裡麵的女主角們,善良美好,真誠勇敢。
可愛靈動元氣滿滿。
她一度覺得自己是不是有病。
或者說她不是主角,是惡毒女配,路人甲,所以她也是少女,沒有少女的美好特質。
她那個時候喜歡混貼吧論壇,在群裡和人聊天。
玩遊戲,加好友。
她和王文傑,就是當時就是對影視劇討論開始結緣。
王文傑說“偶像劇裡女主角的形象,是裝出來的給觀眾看的。”
“現實裡我認識的女孩子們,和你一樣啊。
驕傲,毒舌,敏感,嫉惡如仇。
沒人規定女生必須是什麼樣的。
你這樣就很好。”
因為這些話,她對王文傑有濾鏡。
後麵她再問他,他已經完全不記得這句話。
他說他當時是百度搜索,抄彆人說的話。
那個時候她孩子都生了。
不是現實的戀愛,隔著網絡。
對麵打動你的點,說的話,可能都不是他真實的想法,而是不知道從哪裡搜索來的。
與其說是網戀,大部分是戀上了自己腦補中的人。
這些道理她懂以後,孩子都生了。
當時因為不認識,他們會說很多現實裡不敢和彆人說的話。
一起打遊戲時間久了,每天的陪伴,便開始網戀起來。
她其實最開始以為王文傑是和她現實裡認識的很多男的不一樣的。
覺得他雖然初中畢業打工對方有想法,又努力,和其他男生不一樣。
兩個人在網上確定戀愛關係都沒有打過視頻。
她覺得兩人是靈魂伴侶。
對方喜歡她的靈魂。
兩個人聊父母關係,學業。
成長的困擾。
他說他爸背叛他媽,他對此多麼嗤之以鼻。
說受不了他爸媽的一些事情。
她覺得他三觀很正。
很有想法。
說出的很多話都很有思想。
覺得他遊戲打的很好。
當時她在上學,他已經上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