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觀音菩薩聽了孫悟空的一番話,心有不悅,與猴子一番騰雲駕霧,來到了鷹愁澗上。
“師父,”猴子心急,先菩薩一步落地,來到陳啟身邊,拽過道,“師父你瞧,我把菩薩請過來了!”
陳啟轉身望去,正是南海觀世音菩薩!
這次沒有幻化,陳啟除了老唐留下來的記憶,真真切切的看見了菩薩法相
頭上戴一頂金葉紐,翠花鋪,放金光,生銳氣的垂珠纓絡;身上穿一領淡淡色,淺淺妝,盤金龍,飛彩鳳的結素藍袍。
胸前掛一麵對月明,舞清風,雜寶珠,攢翠玉的砌香環佩;腰間係一條冰蠶絲,織金邊,登彩雲,促瑤海的錦繡絨裙。
手內托著一個施恩濟世的寶瓶,瓶內插著一枝灑青霄,撒大惡,掃開殘霧垂楊柳。玉環穿繡扣,金蓮足下深。
與陳啟印象裡的菩薩一般,卻又顯得格外威嚴,慈悲。
“弟子見過菩薩。”
麵對大慈大悲的觀世音菩薩,陳啟不敢怠慢,彎腰躬身禮敬道。
“玄奘不必多禮。”
觀音菩薩降下雲頭,收了神通親切道。
對這親自挑選的取經人十分滿意,又是精通佛法,又有堅定的向佛慈悲之心,禮敬諸佛,最難得的是,竟然能將這潑猴教訓的服服帖帖。
正事要緊,菩薩見過陳啟與守護眾神後,便對一旁的揭諦道
“你去澗邊叫一聲‘敖閏龍王玉龍三太子,你出來,有南海菩薩在此’,詢這孽龍出來,我要好好問他一問!”
那揭諦受命,來到澗邊大喊,倆聲過後,小白龍果然翻波跳浪,跳出水來,變作一個人樣,上的岸邊,對著菩薩低頭施禮道
“不敢忘懷菩薩救命大恩,小龍在此久等,隻是不知取經人何日到來。”
“且不說取經人師徒正在此地,”菩薩伸手指向陳啟倆人,又道,“我與你在此處,叮囑莫要為非作歹,今日怎聽聞你襲擊取經人?”
小白龍抬頭看向一旁,猴子正呲著大牙,對他樂嗬,氣的小白龍額上青筋暴起,額角肉包又劇痛,伏身對菩薩悲聲道
“菩薩容秉,小龍在這鷹愁澗一向本分安生,隻是今日腹中實在饑餓,躍水時想吃那白馬……”
“但那潑魔一棍子將小龍打翻入水,小龍頭痛欲裂,四肢酸軟,也隻當自找的,不敢報複。誰知道這潑魔得理不饒人,又打上門來,攪得小龍不能清淨,口出惡言,更不曾提過一個取經的字樣。”
觀音菩薩看了看那小白龍聲音悲切,額角上還頂著個大肉包的淒慘模樣,又看了看那猴頭心虛訕笑,道
“這猴頭一向依仗著武力高強,不把旁人放在眼裡,豈會搬出取經的名頭,威赫彆人?”
“但此番西行,前頭還有我特地安排給你師父的幾個助力。到時莫忘了表明身份,又像今日一般自己人打自家人!”
“遵命,遵命。菩薩放心,俺老孫下回,定當小心。”孫悟空憨笑著,試圖蒙混過關。
菩薩含笑橫了一眼這混賬的潑猴,也懶得與他計較,看向小白龍道
“此事雖然有那潑猴得理不饒人,但也是因你貪欲而起,日後當在心中謹記,切莫再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