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宗深吸一口氣,定了定神,隨後便揮動手中之筆,在那張潔白如雪的宣紙上奮筆疾書起來。一行行飽含深情、充滿牽掛的字跡躍然紙上
“吾兒治啊!父王此刻正身處戰火紛飛之地,無時無刻不在惦念著遠方的你。近日裡,父王已連續兩次接獲來自朝廷的奏章,但令人心焦的是,這些奏章中竟全然不見你的絲毫音訊。這讓父王我憂心忡忡,坐立難安呐!你可知道,父王對你的掛念之情猶如煙霧彌漫、露水凝結一般,沉重且綿長;又如高懸天際的明月,遙遙相望卻不得相見。”
信使一路疾馳如風,快馬加鞭地朝著定州方向狂奔而去。馬蹄揚起陣陣塵土,仿佛也在訴說著這封信的緊急與重要性。
而另一邊,太宗皇帝則在皇宮內焦急地等待著回信。每一天都是如此漫長,他時而踱步於宮殿之間,時而佇立窗前凝望遠方,心中滿是對兒子的牽掛。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在這段難熬的等待時光裡,太宗開始拿起筆墨,將內心深處對兒子的思念與關懷一一傾訴於紙上。他仔細地描繪著兒子幼時的可愛模樣、成長中的點滴趣事以及如今身處異地所麵臨的種種困難和挑戰。每一個字、每一句話,都如同一股涓涓細流,流淌出一位父親對兒子無儘的愛和眷戀。
與此同時,遠在定州的秋日顯得格外寧靜而美麗。金黃的樹葉隨風飄落,宛如一隻隻翩翩起舞的蝴蝶。皇太子李治在忙碌了一整天的政務之後,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到了書房。當他看到桌上那封來自父皇的信件時,眼中閃過一絲驚喜。
李治輕輕地拆開信封,小心翼翼地展開信紙。看著那熟悉的字跡,感受著字裡行間透露出的濃濃父愛,他的心頭不禁湧起一股溫暖的洪流。這些充滿擔憂和關愛的字句如同冬日裡的暖陽,瞬間驅散了他身上所有的疲勞和壓力。他迅速地拿起筆來,蘸飽墨汁後,開始認真地書寫起回信給父皇
“尊敬的父皇陛下,兒臣李治在此恭敬地向您請安並呈上此信。
當兒臣仔細讀完父皇親手寫下的書信時,內心深處被父皇那無儘的慈愛與關懷深深觸動。那種感覺就如同春風輕輕拂過,細雨滋潤大地一般,讓兒臣倍感溫暖和幸福。即使身處戰火紛飛、硝煙彌漫的環境當中,父皇仍然時刻牽掛著兒臣,這份深情厚意令兒臣感動不已。此時此刻,麵對如此偉大的父愛,兒臣實在不知道該如何報答才好。唯一能做的就是勤奮努力學習各種知識和技能,竭儘全力去完成每一項任務,絕對不辜負父皇對兒臣的殷切期望。
關於父皇心中所擔憂之事,兒臣已然明了。之前沒有能夠及時回複父皇的來信,實在是因為近來政務異常繁忙,堆積如山的事務需要兒臣逐一處理和解決。而且,就在這段時間裡,兒臣的妻子突然身體不適,病倒在了床榻之上。由於病情較為嚴重,身邊離不開人的照顧,所以兒臣不得不抽出大量時間親自陪伴在她身旁悉心照料。兒臣深知自己這樣的行為存在疏忽之處,沒能讓遠在他鄉的父皇放心,為此兒臣感到無比愧疚和自責。
尊敬的父皇陛下
關於政務方麵的事務,兒臣一直以來都竭儘全力去處理,絕不敢有哪怕一絲一毫的懶惰和疏忽。每一項決策、每一個安排,兒臣都會深思熟慮,力求做到儘善儘美,以不負您對兒臣的信任與期望。
再說家中妻子,經過一段時間的調養,如今病情已經逐漸好轉。兒臣自當會持續地給予她無微不至的關懷和照顧,確保她能夠完全康複。然而,兒臣深知國事為重,所以在照顧妻子的同時,也絕不會放鬆對於國家大事的關注和處理。
談到遼東地區的戰事,兒臣更是不敢掉以輕心,始終保持著高度的警覺,並密切留意著前方的戰況變化。父皇您為了國家的安定和繁榮,毅然親自率領大軍出征前線,這種英勇無畏的精神令兒臣深感敬佩和折服。而兒臣留守國內負責監國,必然會兢兢業業,謹慎行事,將國內的大小事宜都妥善處理好,絕不允許出現任何差池,以免讓身處前線的父皇分心擔憂。
此刻,兒臣遠在京城,隻能在心中默默地祈禱,祝願父皇您能夠早日旗開得勝,凱旋而歸。同時,兒臣也會時時刻刻掛念著父皇您的身體狀況,希望您能保重龍體,平安無恙。兒臣深信,我們之間深厚的父子情誼,就如同那廣闊無垠的天地一般永恒不變,永遠不會被時間和距離所阻隔。
最後,請父皇放心,兒臣定當不辱使命,全力以赴地守護好這大好河山,等待著您勝利歸來!
兒臣李治敬上。”
李治坐在桌前,手中握著筆,思緒如潮水般湧動。他深吸一口氣,開始在信紙上寫下一行行工整的字跡。在信中,他坦誠地向父皇傾訴自己未能及時回信的緣由。原來,近日來宮廷事務繁忙異常,讓他分身乏術,實在無暇顧及書信之事。但即便如此,他對父皇的敬愛與感激之情從未有過絲毫減退。
寫完信後,李治小心翼翼地將信紙折好,裝入信封,並喚來一名侍從,鄭重地將信件交到其手中。看著侍從離去的背影,李治的心中滿懷著期待,盼望著父皇能早日收到此信,並且理解他如今所處的艱難境地。
而此時,遠在宮中的李世民正焦急地等待著李治的消息。當他終於從侍從手中接過那封盼望已久的信件時,一顆懸著的心才算稍稍落定。他迫不及待地拆開信封,展開信紙,逐字逐句地閱讀起來。隨著文字映入眼簾,李世民臉上的擔憂之色逐漸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抹欣慰的笑容。
“吾兒李治深知朕之關切,且能如此誠懇地解釋緣由,實乃孝順之舉。”李世民輕聲自語道,目光停留在李治所寫的那些表達敬愛和感激的話語上,心頭不禁湧起一股暖流。然而,當想到李治一直以來被頭疼毛病所困擾,李世民的眉頭又微微皺起。這個頭疼的毛病始終不見好轉,著實令他憂心忡忡。“但願此次吾兒能好生調養,早日康複……”李世民暗暗祈禱著,眼中流露出深深的父愛。
李世民在接到信件後,毫不猶豫地提起筆來,迅速回複道“朕已先後兩次收到從大內送來的文書,但始終未見吾兒稚奴你的隻言片語。這段時日以來,朕整日憂心忡忡,食不知味,夜不能寐,真真是擔心得要命啊!就在方才,朕忽然間獲得到了你親自書寫的書信,得知娘子竟然身患疾病,那一刻,朕心中的擔憂與懼怕瞬間消散無蹤,猶如經曆了一場生死輪回一般。自今往後,倘若你的頭風病再度發作,切記要立刻修書告知於朕。而朕若有恙在身,亦定會逐一寫信告知於你。今日,朕獲取到來自遼東(戰場)的最新消息,現特意抄錄一份送予你知曉。稚奴啊,朕對你思念至極,恨不能肋生雙翅,即刻飛回到你的身旁。隻是不知何時方能歸期,所能言表者,便是如此罷了。父字,敕。”
這封飽含深情厚意的家書,成為了李治最為珍視之物。他小心翼翼地將其收藏起來,時常取出展閱,每讀一遍,對父親的思念便更增添一分。無論歲月如何流轉,世事怎樣變遷,這份父愛都深深地烙印在了李治的心間,永不磨滅。
喜歡日月懸空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日月懸空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