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長孫無忌的話語,李世民輕輕地將手中的毛筆擱下,然後抬起左手輕柔地揉捏著自己的太陽穴,試圖緩解一下連日來的疲勞。他的臉上浮現出一抹難以掩飾的倦意,但口中說出的話卻依然堅定有力“朕必須要保證這部《帝範》能夠完美無缺地呈現在李治麵前。這不僅是朕作為父親對兒子的殷切期望,更是朕對於整個大唐王朝未來命運的深深寄托啊……”
我深知,他那與生俱來的柔弱性格著實令我憂心忡忡。然而,這部《帝範》必將成為我贈予他最為珍貴的無價之寶,衷心期望著他能通過研讀此書,領悟並掌握如何成長為一名睿智英明的君主之道。想到此處,李世民不禁長長地歎息一聲,心中暗自思忖即便自己此番抉擇或許有誤,但無論如何,也定要傾儘全力去扭轉這艱難局麵。
自那日起,在隨後的悠悠時光裡,李世民愈發勤奮刻苦地投身於《帝範》的著述之中。每一字、每一句皆傾注了他畢生的智慧與經驗。在書卷之中,他詳儘入微地闡釋了身為一代帝王所應當具備的高尚品德——諸如仁愛寬厚、謙遜有禮;同時亦深入剖析了治國理政的精妙方略——從經濟發展到軍事部署,從文化建設至法製推行;此外,對於用人選賢之術,他亦是毫無保留地娓娓道來,強調任人唯賢、量才錄用的重要性;而麵對錯綜複雜的朝局政務以及來自外部的種種威脅隱患時,又該如何沉著應對、巧妙化解……凡此種種,皆被李世民以細膩且生動的筆觸一一呈現於《帝範》之內。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夜深人靜,萬籟俱寂,一輪冷月高懸於天空,灑下清冷的光輝,映照得皇宮的長廊如同一條銀白的絲帶蜿蜒伸展。李世民身著一襲黑袍,孤身一人緩緩行走在這條寂靜而悠長的走廊上。
他的腳步輕緩卻顯得沉重,仿佛每一步都承載著千斤重擔。月光如水般傾瀉在他身上,勾勒出他那高大而略顯疲憊的身影。此刻,他的麵容被陰影遮住大半,但從那緊鎖的眉頭和微微抿起的嘴唇仍能看出他內心深處所充斥的憂慮。
走著走著,李世民來到了一間偏殿門前。他輕輕推開門扉,隻見屋內燭火搖曳,一名道士正端坐在蒲團之上。那道士看上去約摸五六十歲年紀,須眉皆白,麵容清臒,一雙眼睛猶如深潭之水般清澈透明,仿佛能夠洞悉世間萬物、看透人心。
道士見到李世民進來,並未起身行禮,隻是微微一笑,語氣平靜地開口問道“陛下,夜已深沉,您卻獨自前來,想必是心頭有難解之事吧?不知陛下因何這般憂心忡忡呢?”
李世民長歎一聲,走到道士麵前坐下,苦笑著說道“道長有所不知,朕近日來時常為吾兒擔憂。身為一國之君,朕深知肩負的責任重大,這江山社稷、黎民百姓皆係於一身。然朕之子嗣眾多,其中不乏聰穎之士,但他們是否真能繼承大統,擔當得起治理這天下的重任,朕實難斷言啊!”說著,他不禁又重重地歎息一聲,目光投向遠方,似是透過眼前的景象看到了遙遠的未來。
隻見那道士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緩聲道“陛下啊,您精心撰寫而成的這部《帝範》,堪稱心血之作呀!它必將如同璀璨星辰一般,照亮太子前行的道路,成為他人生旅途中的一盞指路明燈呐!隻要太子能夠全心全意地研讀此書,深刻領悟其中蘊含的智慧和道理,假以時日,必定能夠成長為一代明君,造福天下蒼生。”
聽聞此言,李世民微微頷首,表示讚同。他那雙深邃而明亮的眼眸之中,忽地閃過一絲堅定不移的光芒,沉凝道“朕之所望,便是他能夠真正懂得,身為一國之君,絕非僅僅隻是安坐於那高高在上的龍椅之上,享受著萬民朝拜與尊崇;更為關鍵之處在於,心中須時刻裝著黎民百姓,凡事皆以民眾福祉為重,憂民之憂、樂民之樂,如此方能稱得上是一位稱職的好皇帝啊!”
隨著《帝範》一書的撰寫工作逐步接近尾聲,李世民原本強健的體魄卻每況愈下,變得日益衰弱不堪。他那曾經紅潤而富有光澤的麵龐此刻已被一片蒼白所籠罩,宛如冬日裡失去生機的枯樹;深陷的眼窩中,黯淡無光的眼神若隱若現地流露出對生命延續的極度渴望與期盼。麵對死亡陰影的步步緊逼,李世民無奈之下隻得將希望寄托於那些煉丹方士們精心煉製而成的所謂仙丹之上,妄圖借助這些神秘丹藥的力量來延緩自己走向人生終點的步伐,從而得以有足夠的時間親睹愛子李治的茁壯成長。
在某個風和日麗的日子裡,李世民強撐著病體,傳召李治前往他平素處理政務、靜心思考的書房。當李治匆匆趕到時,一眼便望見了父親那因久病折磨而顯得異常消瘦憔悴的麵容,刹那間,一股無法抑製的酸楚之情如潮水般自心底湧起,瞬間淹沒了他整個心房。
“父皇,您怎麼會變成這般模樣?究竟為何要讓自己如此勞累啊?”李治望著眼前虛弱得仿佛一陣風就能吹倒的李世民,眼眶微紅,聲音略微顫抖地關切詢問道。
李世民艱難地抬起手,輕輕地撫摸著李治的臉頰,臉上綻放出一抹慈愛的微笑,用微弱但飽含深情的語調緩緩說道“孩子,朕之所以如此辛苦,皆是因為正在為你撰寫一部名為《帝範》的書籍。這部書凝聚了朕一生治國理政的經驗和智慧,朕期望你能從中汲取精華,領悟其中真諦,日後成為一名受萬民敬仰愛戴的賢明君主。”說罷,李世民深深地歎了口氣,目光中既有對兒子未來的殷切期許,又難掩對自身命運無常的感慨萬千。
李治的眼中閃爍著感激的淚花,他跪下行禮“父皇,我會認真學習《帝範》,不負您的期望。”
李世民輕輕撫摸著李治的頭發,微笑著說“我相信你,我的兒子。”
時間如同流水般匆匆而過,李世民最終沒能看到李治成為一位明君的那一天。但他留下的《帝範》卻成為了李治治理國家的寶典。在李治的統治下,他遵循《帝範》中的教誨,實施仁政,選拔賢能,終於使得國家實現了長達幾十年的繁榮和安定。
《帝範》不僅僅是一本書,更是李世民對兒子的期望和關愛,它成為了唐朝傳承下去的智慧瑰寶。
李世民坐在書房的角落,手中握著《帝範》的最後一張手稿,他的眼神中充滿了滿足和寧靜。
“無忌,遂良……”李世民那略顯虛弱卻依然沉穩有力的聲音,在寧靜的書房內緩緩響起,仿佛穿越了時光的塵埃,帶著無儘的期許與囑托。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長孫無忌和褚遂良聽聞聖上的召喚,不敢有絲毫怠慢,急忙邁著匆匆的步伐走進書房。隻見兩人神色凝重,眉頭微蹙,眼中滿是深深的憂慮之色。
李世民坐在書桌前,微微抬起頭,目光柔和地注視著眼前這兩位跟隨自己多年、忠心耿耿的臣子。他輕輕伸出手,將那份精心撰寫的《帝範》手稿遞到了長孫無忌和褚遂良麵前。
這份手稿承載著李世民一生治國理政的智慧結晶,每一頁都凝聚著他對大唐江山社稷的深厚情感和殷切期望。
“此乃朕對大唐最後的一點貢獻了。”李世民的語氣平靜而又堅定,“朕希望你們二人能儘心竭力地輔佐太子李治,引導他成長為一位真正的明君,讓我大唐盛世得以延續,長治久安。”
長孫無忌和褚遂良雙手顫抖著接過那份珍貴的手稿,眼眶瞬間濕潤,淚水在他們的眼角閃爍。他們緊緊地握著這份承載著皇帝殷切期望的手稿,聲音略微哽咽道“陛下,請放心!臣等定當竭儘全力,不辜負您對我們的信任與期望。哪怕前路艱難險阻,我們也定會披荊斬棘,勇往直前。”
李世民微微頷首,臉上露出一抹欣慰的笑容。然而,就在此時,他那原本明亮如星辰般的眼眸卻漸漸地變得模糊起來,仿佛透過眼前這兩位忠臣,看到了大唐輝煌燦爛的未來景象。在那朦朧的視線中,他似乎看到了繁榮昌盛的長安城,街道上車水馬龍、人來人往;看到了廣袤無垠的疆土上,百姓們安居樂業、豐衣足食;看到了朝堂之上,文臣武將們齊心協力、共商國是
想到這裡,李世民不禁輕聲呢喃道“好啊,真好……大唐的未來,朕便放心地交予你們了。望你們能秉持公心,勵精圖治,讓我大唐江山永固,千秋萬代!”
喜歡日月懸空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日月懸空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