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教子_日月懸空_思兔 
思兔 > 曆史軍事 > 日月懸空 > 第127章 教子

第127章 教子(1 / 2)

長安宮深處,萬籟俱寂,唯有那清冷的月光透過窗欞灑落在地上,仿佛給這深夜增添了一絲神秘的氛圍。室內,燭光輕輕搖曳,忽明忽暗地映照著周圍的一切。

病榻之上,躺著的正是那位威震天下、開創貞觀之治的唐太宗李世民。此刻的他,麵容憔悴不堪,往日的英氣早已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滿臉的病容和深深凹陷的雙頰。然而,即便如此,他那雙曾經明亮如星、深邃似海的眼眸,依然閃爍著點點智慧的光芒,讓人不禁為之動容。

在李世民的病床邊,坐著他年輕的兒子——新即位的皇帝李治。隻見李治神情凝重,雙手緊緊握著一本名為《帝範》的書籍,眼中淚花閃爍,似乎隨時都會奪眶而出。這本《帝範》乃是李世民一生治國理政經驗的總結,也是他留給兒子最為珍貴的遺產之一。

就在這時,燭光忽然猛地跳動了一下,將整個房間都照得亮堂起來。借著這短暫而耀眼的光芒,可以清晰地看到李世民那蒼白如紙的臉色以及他微微顫抖的嘴唇。儘管他的聲音已變得十分微弱,但其中所蘊含的堅定之意卻是絲毫不減“治兒啊,父皇如今的身體已是每況愈下,一日不如一日了。但有一件事情,你務必要牢牢記住……”

李治的雙眼之中盈滿了無儘的悲痛之色,那眼眸仿佛被淚水浸潤過一般,濕漉漉的。他的嘴唇微微顫動著,發出的聲音也帶著明顯的顫抖“父皇……您放心吧!兒臣一定會銘記您的教誨,絕不會有絲毫懈怠,更不會辜負您對兒臣的殷切期望啊!”

李世民輕輕地歎息一聲,這聲歎息如同秋風中的落葉,輕飄飄地落在地上,卻又重重地砸在了人們的心間。他的雙眸中迅速閃過一絲難以掩飾的哀傷,但僅僅隻是一瞬間,便又恢複了往日裡的堅毅與沉穩。然而,儘管如此,那絲哀傷還是如同夜空中劃過的流星一般,雖短暫卻耀眼奪目。

隻見李世民緩緩抬起手來,似乎想要撫摸一下李治的臉龐,但最終還是無力地垂落下去。他用略微低沉但依然堅定有力的聲音說道“君之體統,在於治理天下;而民之於國,則猶如水之於舟。水既能承載舟楫前行,亦可將其顛覆淹沒。因此,你日後定要以仁德治理國家,凡事皆需以身作則,切不可驕奢淫逸、肆意妄為。唯有如此,方能保我大唐江山永固,百姓安居樂業呐!”

李治表情嚴肅而又鄭重地用力點了點頭,語氣堅定地回應道“父皇,您的每一句教誨,兒臣都已深深地銘刻在了心間,一刻也不敢忘懷。”

就在這時,透過那扇雕花窗欞,一道纖細婉約的身影悄然映入眾人眼簾。隻見一位身著素雅宮裝的女子正邁著輕盈的步伐緩緩走來。她的裙擺如同春日裡綻放的花朵般微微搖曳,身姿婀娜多姿,散發著一種獨特的韻味。

這位女子便是日後名震天下的武則天,然而此刻,她還被人們稱為武照。她的手中穩穩地端著一隻精致的藥碗,仿佛那裡麵盛放著世間最珍貴的寶物一般。當她走到床邊時,動作輕柔地將藥碗輕輕地放置在了旁邊的小桌上。

武照抬起頭來,目光如水般清澈動人,那張姣好的麵容之上始終帶著一抹平和與溫婉。她朱唇輕啟,聲音宛如夜鶯啼鳴般清脆悅耳“陛下,藥已經為您準備好了,請趁熱服用吧。”

李世民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輕聲說道“治兒啊,你可曾注意到眼前這位宮女?她對朕可謂是忠心耿耿呐!之所以她能夠成為朕的得力助手,正是因為朕善於識彆人才、運用人才。朕從不拘泥於小節,也不會在意一個人的出身如何。隻要有真才實學,皆可為朕所用,且都能成為難得的大才。”

李治順著父親所指的方向望去,目光落在了那名宮女身上。隻見她身姿婀娜,麵容姣好,神情專注而又恭順。當他與武照的視線交彙時,心中不禁閃過一絲難以言喻的柔和之感。他輕輕點了點頭,回應道“兒臣已然明白父皇的深意。”

李世民微微頷首,目光炯炯地注視著李治,緩聲道“吾兒啊,求賢乃是治國之根本。廣納天下賢才,方能集思廣益,為我大唐的繁榮昌盛奠定堅實的基礎。唯有任人唯賢,不以出身、門第論英雄,方可讓真正有才能之士脫穎而出,為國效力。此乃興國之關鍵所在啊!”

李治挺直了身軀,一臉肅穆地回應道“父皇之教誨,猶如明燈指引方向,兒臣定當銘記於心,付諸實踐。必以廣納賢才為己任,絕不辜負父皇的期望。”

此時,屋內的燭火輕輕跳動著,搖曳的光芒映照著李世民略顯蒼白的麵容以及那因咳嗽而微微顫抖的身影。他深吸一口氣,努力平複著氣息,接著說道“再者,審官之事亦不可忽視。選拔和使用官員時,務必量才錄用,使其各司其職。如此一來,朝堂之上方能人才濟濟,政務得以高效處理,百姓也能安居樂業。”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李治連忙點頭應諾,表示定會謹遵父命,用心做好審官之舉。

李治那雙明亮的眼眸之中,原本就閃爍著的堅定光芒此刻變得越發深沉起來,宛如夜空中最璀璨的星辰一般耀眼奪目。他挺直了身軀,目光直直地望向自己的父親,鄭重其事地說道“父皇,請您放心吧!兒臣向您保證,一定會全力以赴去完成這件事情,絕對不會辜負您對我的期望和信任。”

此時,夜色仿佛被一隻無形的大手緩緩地拉上帷幕,變得愈發深沉濃鬱。周圍的一切都沉浸在了一片靜謐的黑暗之中,唯有那點點星光透過雲層灑下微弱的光亮。而在這片寂靜的氛圍裡,李世民的聲音也漸漸地低沉下去,如同古老寺廟中的鐘聲,悠悠回蕩在空氣中“治兒啊,身為一國之君,要懂得納諫,能夠虛心地接受下屬們提出的諫言。因為隻有這樣,才能明辨是非、洞察民情,治理好國家。此乃為君者最為重要的品質之一呀。”

聽到這番話,李治再也抑製不住內心洶湧澎湃的情感,淚水如決堤的洪水般奪眶而出,順著臉頰滑落而下。他雙膝跪地,雙手緊緊握住李世民的衣角,哽咽著說道“父皇所言極是,兒臣定當銘記在心。日後必定會以一顆謙卑之心虛心接受他人的意見,不斷反思自身不足之處,努力進取以求有所進步。還望父皇多加提點教導,兒臣感激不儘。”

李世民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輕聲說道“去諡,便是要摒棄那些阿諛奉承之詞和奸佞小人的諂媚之言。身為一國之君,切不可被這些虛妄的讚譽所迷惑,更不能讓它們蒙蔽了自己的雙眼,從而迷失了治國理政的方向。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洞察朝野上下的真實情況,做出明智的決策。”

李治站在一旁,聆聽著父親的教誨,眼中淚光閃爍,聲音不禁有些哽咽“兒臣謹遵父皇旨意,定當銘記於心。”

此時,屋內的燭火在微風的吹拂下輕輕搖曳著,光影交錯之間,李世民伸出那隻寬厚而溫暖的手掌,輕輕地撫摸著李治的頭發,語重心長地繼續叮囑道“誡盈啊,為人處世需懂得知足常樂的道理。正所謂‘知足不辱’,切勿貪得無厭、過度自信。隻有時刻保持謙遜謹慎的態度,方能不斷自省,避免因驕傲自滿而犯下大錯。吾兒切記!”

李治望著病榻之上那形容憔悴、氣息奄奄的父皇,眼淚像決堤的洪水一般奔湧而下,他泣不成聲地說道“父皇啊!您說的每一個字、每一句話,兒臣都會深深地銘刻在心頭,永生永世都不敢忘卻!”

而此時,武照則靜靜地佇立在一旁,她那雙美麗的眼眸早已被淚水浸濕,但她強忍著不讓淚珠滾落下來。她深知此刻自己不能失態,必須保持鎮定和堅強。然而,內心深處的悲痛還是如潮水般一波又一波地衝擊著她的心房。

李世民艱難地抬起手,用他那枯瘦如柴的手指輕輕地觸碰著麵前的桌案,仿佛想要借此支撐起自己愈發虛弱的身體。他用儘最後一絲力氣,緩緩地開口道“崇儉……節儉治國乃是根本之道,切不可肆意揮霍、奢靡無度,更不能搶奪百姓之利益啊!”說完這句話後,李世民像是耗儘了全身的精力,無力地靠在了床背上,大口大口地喘著粗氣。

李治雙手緊緊地握住李世民那略顯枯瘦、卻依舊溫暖有力的大手,眼眶微微泛紅,語氣堅定而誠懇“父皇,您放心吧!您說過的每一句話,兒臣都會銘記於心,並以實際行動去踐行。”

此時,夜幕如墨,仿佛一塊巨大的黑色綢緞籠罩著整個皇宮。周圍的燈火在這濃重的夜色中顯得有些黯淡無光。李世民的臉色在昏黃的燈光下更顯蒼白,他的氣息也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漸變得微弱起來。然而,儘管如此,他仍然強撐著精神,用最後的力氣對李治叮囑道“治兒啊,務農乃是重中之重,農業乃國家之根本所在,切不可有絲毫的輕視和疏忽啊……”說到這裡,李世民頓了一頓,似乎想要喘口氣,但緊接著又繼續說道“隻有讓百姓們都能吃飽飯,國家才能真正穩定繁榮……”

李治雙眼滿含淚水,視線早已被朦朧的淚霧所遮蔽,他哽咽著說道“父皇,您儘管放心吧!兒臣定會將農業視為重中之重,全力以赴讓百姓們安居樂業、衣食無憂。”

搖曳不定的燭火在房間內閃爍跳躍著,映照出李世民那憔悴而又堅毅的麵容。此時,他那原本明亮有神的雙眸正逐漸地合攏起來,仿佛用儘了最後一絲力氣般緩緩閉上。然而,就在這即將陷入黑暗的前夕,他仍然用虛弱卻堅定的語氣叮囑道“閱武之事,切不可掉以輕心啊!要強兵,但絕不能黷武。軍事力量乃是國家安穩之基石,必須要予以足夠的重視和發展,方可保我大唐江山永固。”

聽到父親這番語重心長的遺言,李治的身體不由自主地顫抖起來,喉嚨裡發出一陣低沉的嗚咽聲。過了好一會兒,他才勉強平複住自己激動的情緒,帶著哭腔回應道“父皇,請您安心去吧!您對兒臣的諄諄教誨,兒臣定當刻骨銘心、永生難忘。哪怕前路崎嶇坎坷,兒臣也定會謹遵父命,不負您的期望與重托!”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終於,李世民那原本洪亮有力的聲音此刻卻仿佛被風悄然吹散一般,幾近微不可聞“崇文啊……文化教育乃是一個國家的靈魂所在……萬萬不可輕視之……”



最新小说: 偏心養子?但我是修仙的! 係統綁錯,我躺贏成仙 千金散財還複來 重回17歲,從自律開始 靈氣複蘇你竟然玩家族流 隱秘的自我 修仙之盜墓詭途 重生後,我在官場掀起掃黑風暴 大夏:開局召喚羅網,鎮壓江湖 西遊番番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