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世家的眼_日月懸空_思兔 
思兔 > 曆史軍事 > 日月懸空 > 第140章 世家的眼

第140章 世家的眼(1 / 2)

自從李治對淑妃的寵愛與日俱增之後,這位原本就有些恃寵而驕的女子變得愈發張狂起來。無論是在宮廷內還是外出參加宴會,她那囂張跋扈的姿態都毫無保留地展現給眾人看。

蕭淑妃的嬌縱可謂是滲透到了她的每一個舉動裡。當她行走於宮廷的回廊之間時,那輕盈的步伐仿佛都帶著一種不可一世的氣勢;當她與人交談之時,微微上揚的嘴角和輕挑的眉毛無一不顯示出她內心的高傲。尤其是她那雙美麗卻又充滿傲慢的眼睛,無論看向誰,似乎都能從其中讀出一種不經意間流露出來的輕視。即便是麵對著身份尊貴、地位崇高的皇後娘娘,蕭淑妃也絲毫沒有收斂自己的那份優越感。

有一次,在皇後的寢宮之中,眾嬪妃們正在閒聊。這時,蕭淑妃突然拿起一支精美的珠釵,對著皇後說道“皇後娘娘,您瞧瞧這支珠釵,可真是臣妾的心愛之物呢!不過……您該不會是想要把它拿走吧?”說話間,蕭淑妃還故意輕輕擺弄著手中的珠釵,讓上麵鑲嵌的寶石閃爍出耀眼的光芒。她的語調雖然輕柔,但其中所蘊含的挑釁意味卻是再明顯不過了。

王皇後那美麗而高貴的眼眸之中,忽然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怒火,仿佛燃燒的火焰一般熾熱。然而,她不愧是久居深宮、曆經風雨之人,僅僅瞬間便巧妙地掩飾住了內心真實的情緒波動。隻見她嘴角微微上揚,勾勒出一抹優雅而迷人的微笑,輕聲回應道“哎呀,蕭淑妃妹妹怕是有所誤會啦!本宮不過是對這珠釵彆致的款式心生好奇罷了,畢竟妹妹向來獨具慧眼,品味非凡呢!”

蕭淑妃聞言,亦是微微一笑。但與王皇後不同的是,她的笑容裡似乎隱藏著一絲絲難以捉摸的狡黠之意,就像是一隻狡猾的狐狸正暗自盤算著什麼陰謀詭計。隻聽她嬌聲說道“皇後娘娘真是謬讚了,臣妾也隻是隨性而為,隨手挑揀了這麼一支珠釵而已。”說這話時,她還特意輕輕撥弄了一下頭上那支精美的珠釵,其動作之輕柔,姿態之嫵媚,令人不禁為之側目。

在那風起雲湧、波譎雲詭的宮廷之中,王皇後與蕭淑妃之間的鬥法可謂是精彩紛呈、各顯神通。她們為了爭奪皇帝的寵愛以及後位的穩固,紛紛使出渾身解數。

先說這王皇後,其出身名門望族,背後有著龐大的家族勢力作為支撐。正因如此,她在鬥法之時常常巧妙地借助家族的力量來達成自己的目的。每當遇到棘手之事,她總能在朝堂之上尋得強有力的支持。那些朝中大臣或是礙於王家的權勢,或是真心認同王皇後的德行與能力,皆會不遺餘力地力挺於她。久而久之,王皇後在朝堂中的影響力日益增大,甚至連皇帝都不得不對其禮讓三分。

而在後宮之內,眾多妃子對於王皇後的地位也是敬畏有加。畢竟,誰也不敢輕易去招惹這位背景深厚的正宮娘娘。於是乎,王皇後在後宮之中樹立起了絕對的權威。

記得有一次,王皇後召集眾妃嬪舉辦了一場盛大的後宮聚會。宴會上,美酒佳肴琳琅滿目,歌舞升平好不熱鬨。然而,就在眾人沉醉其中時,王皇後卻突然輕啟朱唇,對著在座的其他妃子們說道“妹妹們啊,本宮身為六宮之主,自當儘心儘力維護後宮的安寧與秩序。爾等需時刻謹記,皇後娘娘我便是你們的主心骨。平日裡一言一行都要謹慎小心,萬不可行差踏錯,否則後果不堪設想呐!”這番話看似語重心長,但其中暗含的警告之意卻是不言而喻。在場的妃子們聽聞此言,趕忙齊聲應道“謹遵皇後娘娘教誨!”一時間,整個宴會氣氛變得有些凝重起來。

而那蕭淑妃卻是個行事更為直接且大膽之人,仗著自身的花容月貌以及皇帝對其的寵溺有加,接二連三地向王皇後的權威發起挑釁。

一日,陽光明媚,宮廷內百花爭豔。蕭淑妃身著一襲華麗無比、流光溢彩的新衣,嫋嫋娜娜地走到了王皇後所居宮殿之前。隻見她嘴角微揚,掛著一抹若有若無的輕蔑笑容,對著端坐在殿中的王皇後嬌聲說道“皇後娘娘,您快瞧瞧這件衣裳,可是陛下特意賞賜於臣妾的呢!不知娘娘您見了,心中會不會生出一絲嫉妒之情呀?”說罷,蕭淑妃還刻意轉了幾個圈兒,將那件美輪美奐的新衣全方位地展現在王皇後麵前,似是生怕王皇後瞧得不真切一般。

王皇後微微眯起雙眸,眼神冷漠如霜,宛如一道寒芒直直地射向蕭淑妃。她嘴角輕扯,露出一抹似笑非笑的神情,緩聲道“妹妹生得如此嬌豔動人,無論身著何種華服美裳皆能襯出那傾國傾城之貌,本宮又怎會心生嫉妒之意呢?”

聽聞此言,蕭淑妃臉上的笑容愈發肆意張揚起來,猶如一朵盛開到極致的鮮花,散發著令人炫目的光彩。隻見她嬌聲笑道“娘娘果然寬宏大量,隻是臣妾近日偶然間聽聞娘娘於朝堂之上似乎略有波折,不知娘娘可有需要臣妾相助之處呀?”言語之中雖帶著關切之意,但那暗藏其中的譏諷卻是難以掩飾。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王皇後自然深知蕭淑妃此番話語乃是有意尋釁滋事、借機嘲諷自己。然而,她畢竟久居後宮高位,曆經風雨無數,豈會輕易被這等小伎倆所激怒?當下,她暗暗深吸一口氣,強行壓下心頭怒火,麵色依舊保持著那份從容與淡定,輕聲回應道“朝堂之事錯綜複雜,向來皆是由陛下與眾位大臣共同商議定奪。本宮身為一介女子,自當恪守婦德,安守後宮本分,實不宜過多插手乾涉其中。”

兩人之間的鬥法就在這微妙且令人心弦緊繃的氛圍裡持續展開著。蕭淑妃那副驕橫放縱、目中無人的模樣,與王皇後始終保持的沉著冷靜形成了鮮明對比,仿佛構成了後宮之中一幅彆樣獨特的畫卷。

在這場激烈的明爭暗鬥當中,那位身處其中的大太監猶如夾心餅乾一般左右為難,隻覺得身心俱疲。他滿心期盼著可以尋覓到一種平和安穩的解決方案,好使這後宮重歸寧靜祥和之態。對於陛下的心思,他實在難以猜透,但最終還是忍不住開口問道“陛下啊!咱們這位皇後向來都是恭恭敬敬、柔順順從地依附著您。她所說的每一句話,所做出的每一個舉動,無一不是謹小慎微,生怕有半分忤逆了您的意思。如此這般賢良淑德、出類拔萃的一位皇後,您怎麼就不能稍微給她留點顏麵,反倒是對那淑妃娘娘縱容有加,甚至連讓其稍稍收斂一些都不肯呢?”

然而,恰恰正是王皇後那過於拘謹的性格,使得李治對她逐漸心生疏遠之感,並愈發覺得煩躁不堪。她整日裡嘮嘮叨叨、婆婆媽媽的,令李治不勝其煩。

李治看了那太監一眼,漫不經心道“朕的後宮何時輪到你來指指點點了?”

站在一旁的大太監聽到皇帝如此陰陽怪氣,頓時嚇得麵如土色,渾身一顫,趕忙撲通一聲跪倒在地,不停地磕頭謝罪道“陛下恕罪,是老奴越界了。”

緊接著,大太監戰戰兢兢地解釋道“老奴也是關心陛下呀!您看這後宮如今鬨得雞飛狗跳、不得安寧,而陛下不僅要操心朝堂之上的諸多事務,還要應對這後宮中的紛亂繁雜,實在是太不容易了啊!”說罷,大太監依舊不敢抬頭直視李治,隻是伏在地上瑟瑟發抖。

“好了,此事無需再議!朕心中自然有數。”李治不耐煩地揮揮手,打斷了身旁太監喋喋不休的進言。這些個奴才又怎會知曉,那王皇後背後所代表的乃是世家大族,就如同束縛住他手腳的繩索一般,令他處處受限。

“皇後啊,你的一番苦心朕並非不知曉。然而,你事事都這般拘謹守舊,著實叫朕覺得有些透不過氣來。”在某次晚宴結束之後,高宗李治終於忍不住對著皇後吐露心聲。

聽聞此言,皇後緩緩地低下頭去,眼眶之中忽地閃過一抹難以掩飾的哀傷之色。她微微顫抖著嘴唇,輕聲說道“都是臣妾的過錯,請陛下恕罪。”聲音低若蚊蠅,幾不可聞。

王皇後出生於聲名顯赫、權傾朝野的關隴大族,其家族曆經數代經營,在朝堂之上編織起了一張錯綜複雜且龐大無比的勢力之網。這張網猶如銅牆鐵壁一般堅不可摧,又似無形枷鎖牢牢地將唐高宗束縛其中,令他舉步維艱。

李治心裡十分清楚,自己身為一國之君,但每一個決策、每一項舉動都無時無刻不在那些強大勢力的嚴密監控與掌控之下。哪怕隻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也會迅速傳入他們耳中,並引發一連串的反應和乾預。

在某一個寂靜無人的時刻,李治獨自呆坐在禦書房內,愁眉不展地喃喃自語道“舅父長孫無忌以及其他那幫人啊,總是喜歡對朕所處理的事務橫加乾涉、指指點點。他們口口聲聲說是為了朕著想,可實際上呢?這種過度的插手隻會讓朕感覺如墜深淵般壓抑窒息!仿佛朕根本就不是這天下的主人,而僅僅隻是他們手中隨意擺弄的傀儡罷了。”說到此處,李治不禁長長地歎了一口氣,臉上滿是無奈與憤懣之色。



最新小说: 偏心養子?但我是修仙的! 係統綁錯,我躺贏成仙 千金散財還複來 重回17歲,從自律開始 靈氣複蘇你竟然玩家族流 隱秘的自我 修仙之盜墓詭途 重生後,我在官場掀起掃黑風暴 大夏:開局召喚羅網,鎮壓江湖 西遊番番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