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憲兵司令部。
反情報課案情分析室。
長桌上,放著一頂軍帽。
田村津喜少佐的軍帽。
高橋圭夫和幾個手下圍桌而坐。
“你們誰說說,凶手主動亮明,是他們殺死了田村津喜少佐,目的是什麼?行刺塚本大佐的目的又是什麼?”高橋圭夫把這個他想了一整晚都得不到答案的問題,拋了出來。
“很明顯,凶手想擾亂我們的視線和偵查方向。”中村雄二說。
“可是,我們的視線在哪兒呢?”竹下健太郎說,“田村津喜的案子,我們已經忙乎了幾個月,調查了好幾萬人,連程振奇的影子都沒有找到。凶手根本就無需轉移我們的視線。”
“那你認為凶手的目的是什麼?”中村雄二問竹下健太郎。
“我認為,凶手故意丟下田村津喜的帽子,隻是為了耗費我們的時間,以掩護凶手未來的一個更大的行動。”竹下健太郎說。
“有些道理。”高橋圭夫說,“竹下中尉,你繼續說。”
“還有一個問題,”竹下繼續說道,“凶手為什麼選擇刺殺塚本大佐,而不是其他人?”
“這很好解釋,”中村雄二說,“塚本大佐家前麵有一片樹林,便於凶手隱蔽,可以提高刺殺塚本大佐的突然性。”
“你可以這麼理解。”竹下健太郎說,“我們換一個角度來思考一下,塚本大佐是參謀本部情報次長,凶手會不會企圖綁架塚本大佐,從他身上獲取他們急需的情報?”
“綁架?顯然不是。”武田泰一少尉說,“如果隻是為了綁架,就不會朝塚本大佐開槍了!”
“那你怎麼解釋他們殺死田村津喜,難道也是為了情報?田村津喜的案子,明顯是仇殺!”中村雄二說。
高橋圭夫聽著中村和竹下的爭辯,也在思考。現場勘察證明,如果不是佐藤太太擋了子彈,塚本大佐的心臟就會中彈。凶手企圖綁架塚本大佐的說法,並不成立。
敲門聲響起來。
武田少尉起身把門打開,鳩山少尉走了進來。
“怎麼樣?”高橋圭夫問。
“陸軍省說,在德國購買的無線電偵測車,還在運輸途中。具體到達東京的時間,目前還不好確定。”鳩山說。
“過幾天再去催!”高橋圭夫說。
“是。”鳩山轉身走了出去。
又討論了一個小時,仍然沒有任何結論,高橋圭夫宣布暫停討論,回到辦公室。
日中戰況,也是高橋圭夫最關心的問題。他順手打開收音機
……本台軍事評論員石田一郎認為,參謀本部應該加大動員力度,派遣至少三個師團增援上海戰事……
石田一郎?
高橋圭夫確認自己並不認識這麼一個人。
他拿起桌上的報紙,草草瀏覽了一下。幾條日軍如何如何作戰英勇的報道,讓高橋覺得滑稽可笑。
真要是作戰英勇的話,上海早該拿下了!高橋圭夫想。
武田泰一走了進來。
“什麼事?”高橋圭夫問。
“門衛打來電話,東京海關的稻山課長求見。”
海關又出了什麼事?
高橋圭夫覺得腦袋發脹。
“請他進來吧。”高橋圭夫說。
不大一會兒,武田泰一將一名身穿海關製服、提著文件包的中年男子領了進來。
高橋圭夫瞥了他一眼,發現這人頭發油光發亮,像頂鋼盔似的扣在白淨的臉膛上。
“高橋中佐,這位是東京海關稽查課的稻山課長。”然後,武田泰一轉身對稻山課長說“這位是我們東京憲兵司令部反諜情報課的高橋課長。”
高橋站起身說“稻山課長,請坐!”
稻山課長在高橋圭夫對麵坐下來,從隨身帶的文件包裡拿出一張單據,遞給高橋。
“這是什麼?”高橋圭夫問。
“這是東京廣播電台新聞部的佐藤彥二,從美國購買的三台微型錄音機的報關單。”
“微型錄音機?”
“是的。”稻山課長說。“根據帝國情報部門的規定,這類設備可用於竊聽,一般是禁止購置入關的。不過……”
“不過什麼?”高橋問。
“這種設備也是廣播電台常用的采訪設備,是否放行,需由憲兵司令部決定。山本大佐說,這事由您來決定。”
“這樣啊。你讓我先跟東京廣播電台的神尾社長溝通一下,再做決定,你看怎麼樣?”
“甚好!”稻山起身鞠躬說。“這樣的話,那我就告辭了。”
“稻山課長,請慢走!”
稻山課長轉身走了出去。
“這個稻山課長,有點小題大做了吧?”武田泰一說。“我聽了東京廣播電台對塚本大佐的采訪,如果有塚本大佐說話的真實聲音播出來,整個采訪就更加令人可信。”
“什麼意思?”
“我的意思是,錄音設備,是東京廣播電台的必備設備。”
高橋圭夫不置可否。
也許應該小題大做一下。
“去把中村中尉叫來。”高橋說。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是!”武田泰一說。
美由紀一整個上午都悶悶不樂,坐在辦公桌旁望著天花板發呆。
“怎麼了,不舒服?”劉簡之問。
美由紀搖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