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葉景辰心裡很清楚,不管是皇帝還是這些臣子,甚至聽過他‘童言童語’的東宮眾人都覺得他天真。
他要的就是這個效果。
用一個天真孩童的形象去麻痹眾人,還能從某些人(特指皇帝)那裡得到更多的寵愛和憐惜,是一件很劃算的事。
雖然他外表是一個孩子,但芯子裡可不是,‘天真無邪’也隻是他的保護色而已。
身為太子,皇帝的偏寵與信任是他立身的根本。隻要皇帝護著他,他自己不作死,就不會死。
當然,他也不可能隻靠皇帝的寵愛過活。
所謂靠人不如靠己,當然隻有自身實力強大了,才能更好的活著。
謝長安代表的是鎮國公府和謝家軍,大淵最強武將和最強的軍隊,而且還對大淵忠心耿耿。
他既是大淵正統,又有意與謝家交好,搞定謝長安,謝家軍一定會成為他最強有力的後盾。
至於其他三位伴讀,他們以後分彆會成為權臣、勳貴和世家的佼佼者,拉攏他們,就等於是拉攏了他們背後所代表的大部分力量。
至於皇子方麵,日後最瘋的那一位現在是最乖巧貼心的弟弟,好好培養,會成為他很好的助力。
至於其他幾個——
隻要貴妃還是戀愛腦,自己本人不想摻和進皇權之爭,她背後的姬家絕對不會主動卷入皇權之爭。
畢竟姬家已經存世千年,曆經數個王朝興衰,他們比誰都要明白盛極必衰的道理。
其他幾位皇子的野心大部分來自於他們背後強盛的母族。
淑妃已經變成了淑嬪。
德妃也已經入了他的局。
其她幾位能留的就留,不能留就借皇帝之手削弱她們的力量,再讓她們自己主動把孩子送到東宮。
隻要弟弟們入了東宮,葉景辰絕對會讓他們清楚明白的知道,一個合格的君王會肩負什麼使命,背負著什麼樣的責任,這樣一來,沒有母家在背後鼓動,他們真的會想要去爭那個吃力不討好,稍有不慎就遺臭萬年,被釘死在恥辱柱,且會被後世不斷拿出來鞭策的位置嗎?
反正葉景辰這個從後世而來的人不想。
在他們那個時代的年輕人,雖然大多都不想負責任,但起碼他們知道在什麼樣的位置要負什麼樣的責任。
做一個很簡單的假設,如果要讓現代的年輕人在一百萬和做皇帝之間選擇,大多數有責任心的年輕人估計都不可能會選擇當皇帝,畢竟九九六已經是他們能夠承受的極限,零零七想都不要想。
最重要的一點,人貴有自知之明,他們知道他們背負不起那個責任。
醒掌天下權,醉臥美人膝。
看似很美好,實際上曆史上有幾個皇帝活的長久?
若是他的弟弟們之中,有誰在明確知道自己所背負的責任之後,在沒有任何外力乾預的情況下,仍然想當皇帝,他也很樂意成全他們。
到了那時,他相信自己也絕對已經有了自保的能力,可以功成身退。
當然,最理想的狀態,就是皇帝身體硬朗,活的夠久,久到皇孫都已經可以獨當一麵了,到時候直接傳位給皇孫,豈不美哉?
張順德領著人到東宮時,葉景辰正在和侍讀們討論對葉景和的課業安排,以及上課時間的調整。
葉景和的課業安排很簡單,他現在剛啟蒙,連侍讀都用不上,隻需要有兩名講師教他識字寫字就行。
葉景辰的重點在於上課時間的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