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謝少陵率軍去平叛的第十天,朝中出現了彈劾他的聲音。
冀州與皇城千裡之距,如果急行軍的話,一天大概能行百裡,十天左右的時間,謝少陵率領的護衛軍應該快要到達冀州。
然而軍情來報,大軍途經太行山脈,竟然失去了蹤跡。
六萬大軍憑空消失了!
駐紮在京郊的二十萬護衛軍本就成份複雜,其中多的是來軍中鍍金的勳貴官員子弟。
但就算是為了鍍金,也得有金可鍍。
自鎮國公府崛起之後,北疆安定,大淵太平了數十年,少有戰事。
護衛軍唯一能攢軍功的地方,莫過於平匪患。
可在這太平盛世,如果沒有饑荒,哪有那麼多匪可剿?
就算是剿匪,幾十上百個匪徒,又需要出動多少護衛軍呢?
所以,這一次薑家和冀州郡守造反,可謂是反到許多人心坎裡去了。
謝少陵率領的六萬護衛軍,最少有六千,都與皇城各府邸沾親帶故。
就是這樣各懷心思的六萬人,進了太行山脈,居然就沒有任何消息傳出來了。
一天、兩天
到了第三天,就有不少人沉不住氣了。
他們將自家子弟塞進這六萬平叛軍中,不過是看重謝少陵的能力,想要憑借此次平叛,為自家子弟積攢軍功。
可積攢軍功固然重要,卻也沒有他們自身的性命重要!如果命都沒了,那還要軍功有何用?
眾多官員在朝中彈劾,但皇帝卻並沒有第一時間表態,而是將那些彈劾的聲音都壓了下去。
這一次,謝少陵率軍平叛,皇帝為了監督他的一舉一動,將孫煙都派出去了。
正因如此,他才一點不慌。
孫煙每天都會給他傳遞信息,彙報行軍情況。
三天前,謝少陵將六萬護衛軍帶進了太行山脈,尋了一個隱蔽之處,開始練兵。
薑家舉起反旗之後,隻是占據冀州郡,並沒有向周圍擴張勢力。
薑家在冀州經營數百年,對冀州郡了如指掌,此時盤踞不出,無非是想憑借地利人和打贏與朝廷的第一戰。
這一戰,若是他們贏了,朝廷損失的不僅僅是軍隊,還有氣勢、民心,之後自然會有世家大族依附於他們。
所以,在與朝廷軍隊交手之前,他們大概率不會主動出擊。
既然如此,護衛軍也沒必要匆忙與之交戰。
雖然整個大淵的目光都彙聚於此處,朝廷久不作為,確實容易動搖民心,但民心這種東西,隻需要一場碾壓性的勝利就能挽回。
至於冀州的百姓,反正他們以前就是處於薑家的統治之下,薑家反與不反,對他們來說也沒有太大的差彆,無非就是日子更難過一些,死的人更多一些,皇帝並不會在意那些普通老百姓的生死。
他巴不得謝少陵能練兵練的久一些。
一來,這兵練的越久,戰力就越強,與叛軍交手的勝算就會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