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子公主們在殿內排排坐,等著皇帝。
葉景辰特意坐在最邊上靠窗戶的位置,剛好可以看到殿外的風景。
皇帝從崇政殿出來時,他第一時間就看到了。
皇帝走在最前麵,後麵跟著三個人,其中沒有謝少陵。
葉景辰看了一眼,就收回了目光。
過了一會,皇帝走進來,葉景辰注意到,雖然他麵上有倦色,但是也有明顯的喜色。
看來他對謝少陵的那份奏折應當挺滿意的,並沒有因為不喜謝少陵本人而惡其餘胥。
皇帝今天確實很高興。
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糧食對大淵來說,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意義,關係到大淵的長治久安。
然而糧食是否能豐收,重點不在於老百姓是否用心侍弄田地,而在於老天爺是否給麵子。
若是風調雨順,自然國泰民安;若是天災不斷,就會民不聊生。
不提開墾荒田與修路這兩項能實打實看到的好處,單就挖溝渠和築堤壩而言,一個通流,一個蓄水,能同時抵擋洪水與乾旱,與天災對抗,是一個功在當下利在千秋的舉動。
在這之前,麵對連綿天災,不是沒有人興起過這樣的想法,隻是很多時候他們剛有這樣的想法,便會被現實打敗。
興修這樣的大工程,可不是一個兩個人,一年半載,一金兩金能夠完成的。
而除了錢財、人力、物力和時間,最重要的是需要縝密的計劃,以及合理的路線規劃。
皇帝現在手裡正好有閒錢,邊境無憂,沒有外患,還有一大批免費的苦力可供驅使,謝少陵又送給他一份計劃書,替他規劃好了路線,計劃書中還有一些看起來新奇,卻很適合開山鑿土工具的圖案,等於是將飯喂到了嘴邊。
這件事如果做好了,利在千秋萬代,他一定會名留青史!
如果做不好——
他現在隻在冀州郡實施這個計劃,舉國之力,治理一個郡,不可能治不好!
等到冀州郡看到了成效,再慢慢的將這個工程往周圍擴建,將整個大淵都變成天府之國。
在今天之前,皇帝從來沒想過,他背負著嗜殺的惡名登上這皇位,居然還有可能做出那樣輝煌的功績,青史留名。
不到而立之年的年輕皇帝,精力充沛,乾勁十足。
“父皇今日是遇到了什麼喜事嗎?看起來似乎很高興的樣子。”葉景辰看到皇帝的第一時間就問了出來。
“辰兒能看出來朕很高興?”皇帝笑著問。
“父皇臉上在笑,難道不是高興的意思嗎?”葉景辰反問。
“父皇確實高興,因為父皇有你們這些孝順又懂事的孩子,所有的大臣都在羨慕父皇!”皇帝視線掃過殿內的這群小蘿卜頭,更高興了。
葉景辰卻搖了搖頭,說“我們經常來請安,父皇每次也都很高興,但就屬今天最高興。”
“你的觀察倒是挺敏銳!”皇帝滿意的看著他,“這很好,為君者,確實要有這樣的能力。”
葉景辰麵上笑,心裡無語。
既然你這麼高興,怎麼就不能跟你最愛的孩子們分享一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