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穀的產量會受很多因素影響,比如氣候,比如土壤,還有種稻穀的人是否用心,所以每一年每個地方甚至每個人種的稻穀產量都會有差彆。”葉景辰不緊不慢的說。
這是事實,所以在這個時代,人們才更講究天時地利人和。
“大哥懂的真多!”
“聽起來好有道理!”
“哥哥好厲害!”小崽子們紛紛點頭附和。
“我看書上說,大淵近些年的稻田畝產應該在一石左右,但是具體的,還需要問這裡的老百姓。”葉景辰又一本正經的說。
他記得讀書的時候學過,盛唐時期,稻穀的畝產就是一石左右,稻穀的產量真正得到質和量的飛躍,還是在改革開放之後。
“不如讓屬下去跟這裡的百姓打聽一下?”衛一請命。
“不,讓他們自己去問。”葉景辰說。
要讓他們自己親自近距離接觸一下生活在社會最底層的人們,讓他們自己親眼見證老百姓的生活有多苦,這些小崽子們才能對自己身上背負的責任有更深的體會。
“但是我們要去哪裡找人問呢?”葉靜姝發出疑問。
畢竟他們一路走過來,看到的都隻有小孩子,總不可能問一個小孩子這種問題吧?
“繼續往前走,就算看不到人,也能看到田地,有田地就會有人了。”葉景辰說。
前天看到的那一根稻穗已經成熟了,村子裡看不到大人,說不定就是去田裡乾活了。
他們繼續往前走,玩耍的小孩子倒是見到不少,但大人愣是一個都沒遇到。
之前碰到的那些孩子,看到馬車都敢湊過去看,但現在這些小孩子看到他們這麼多人卻沒有半點好奇,或者說他們眼中的畏懼大過了好奇,所以隻敢遠遠的、偷偷的看。
“怎麼這一路走過來,我們看到的大多都是男孩子,女孩子卻沒有幾個?”走了一段路之後,葉靜姝疑惑的問。
確實,他們這一路走來,看到的幾乎都是男孩子,女孩子少之又少。
“大概——乾活去了吧?”葉景辰猜測道。
“那為什麼這些男孩子不用乾活?”葉靜姝問。
“因為男孩子比較金貴。”葉景辰回答。
“你說什麼?”葉靜姝怒目而視。
“長姐,不是我這樣認為,是這裡的人普遍這麼認為的,他們都覺得男孩子能夠傳宗接代,女孩子都是賠錢貨。”葉景辰平靜的說。
聽到這樣的理論,葉靜姝氣得臉色通紅,咬牙切齒罵道“愚民!”
“幾千年來人們根深蒂固的想法可不是那麼容易就能改變的,越是貧窮的人,讀書越少的人,就越容易產生這樣的想法。”
這是思想認知上的差距。
皇城裡的世家勳貴有錢人家,反而會把女兒教養的很好,因為女兒若是嫁的好,對家族的貢獻並不會比兒子少。
比如楊貴妃,就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真實例子,要不然白居易的《長恨歌》裡也不會寫“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憐光彩生門戶。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在村子裡穿行了小半個時辰,終於走到了頭,能夠看到遠處金燦燦的稻田,以及在田裡收割的村民。
走出村子之後,路總算開闊了一些,路上也乾淨了不少,那種難以言喻的味道也淡了許多,慢慢的被稻香給覆蓋。
眾人都有一種活過來了的感覺。
他們這一行人的出現,很快就引起了村民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