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四歲之後,葉靜姝就去秋月宮找了怡嬪。
怡嬪倒是個很通情達理的,既沒有覺得公主讀書無用,也沒覺得公主不應該拋頭露麵。葉靜姝隻是提了想讓葉靜妍去文華殿讀書,她就痛快答應了。
至此,皇帝所有的孩子,都聚集在了文華殿當中。
說來也奇怪,看這些皇子公主出生的頻率,可見皇帝是很能生的,但是自葉景寧之後,足足四年,宮中再無一個孩子出生。
而在小說裡,直到皇帝駕崩,他也隻有七子四女,往後十餘年,後宮竟然沒有一個新生兒。
這顯然是不合理的。
不過這種事也輪不到葉景辰來操心。
隻要皇帝的身體不出問題,還能處理政務、治理國家就好,能不能生孩子並不重要。
十一個孩子已經夠多了,擱現代,都能湊一支足球隊了!
在所有的皇子公主都入文華殿之後,葉景辰按照年齡將他們分開教學。
大一些的跟他一起上課,年紀小的,則都交給了葉靜妤他們三個小家夥。
畢竟,在葉景安先入學的那一年裡,三個小家夥教他一個,磕磕碰碰之中已經積累了不少經驗,後麵再帶葉景寧跟葉靜妍,也算是駕輕就熟了。
吳擇明在他十一歲那年開始下場考科舉,成功考過縣試和府試,皆是童生的案首。
顧北塵在第二年下場,同樣輕輕鬆鬆奪得案首。
連續兩年的案首均為太子殿下的伴讀,大家也不知道該感歎太子殿下會選人,還是感歎文華殿會教學生。
總之,皇帝是那個麵上最有光的。
畢竟,太子是他的兒子,太子的侍讀也是他親自選的。
太子伴讀出了兩位案首,不少朝臣的心思都活絡了,想要讓自家子侄孫輩也入東宮當伴讀。
皇帝倒是沒意見,選擇成為太子的伴讀,就等於是選擇了太子,他自然希望這伴讀越多越好。
可惜,葉景辰都婉拒了,他的伴讀有四個人足矣,可抵千軍萬馬。
在吳擇明和顧北塵相繼得了案首之後,壓力就給到了雲舒身上。
作為忠勇侯府三代單傳的小世子,侯府自然舍不得讓他上戰場去掙軍功,萬一要是有個三長兩短,侯府就要絕後了。
雲舒要想挑起侯府重擔,走科舉是最名正言順的。
顧北塵考完再過兩年,就該輪到他去考了,但對一個學渣而言,能不能一次考上童生都是未知,至於案首——可能做夢比較快。
為此,雲舒硬生生將自己愁瘦了。
嗯——隻是單純發愁,愁瘦了。
即便他都這麼愁了,也沒想過要好好讀書,臨時抱佛腳。
他學渣的人設,比他小胖子的人設立的還要穩。
喜歡穿成幼崽之後,我把他們忽悠瘸了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穿成幼崽之後,我把他們忽悠瘸了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