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呀,那場麵,簡直就是一場盛大的時裝秀嘛!
唐王在文武百官的簇擁下,笑得跟朵花兒似的。
那喜悅之情,簡直就像中了五百萬彩票一樣,擋都擋不住。
玄奘呢,穿上那件寶光四射的袈裟,手持九環錫杖,還配了兩隊儀仗隊,那派頭,簡直就像明星走紅毯,風光無限好啊!
他也沒客氣,知道這是唐王的一片心意,於是拜謝皇恩後。
就在大街上悠哉悠哉地走起來,那姿態,活脫脫就是個“佛界潮男”。
長安城裡的人啊,一聽玄奘法師要遊街。
那激動勁兒,就跟過年似的,紛紛湧上街頭,想要一睹這位“佛二代”。
行商坐賈、公子王孫,還有墨客文人、大男小女,一個個都爭先恐後地湧上來看。
他們紛紛喊道
“哇塞,這法師太酷了,簡直就是活羅漢下凡,活菩薩轉世,帥得不要不要的!”
玄奘一路走到化生寺裡,那寺裡的僧人們早就列隊歡迎了。
他們一見玄奘披著寶光閃閃的袈裟,手持九環錫杖,都驚呆了。
以為是哪位大神降臨了呢,紛紛跪拜,圍在他身邊,想要沾沾這份“佛氣”。
玄奘上殿後,點燃香火,禮拜佛祖,又跟眾僧講起了唐王的恩德,讓在場的僧人們都感動得稀裡嘩啦的。
儀式結束後,大家各自歸座,聊著聊著,太陽就悄悄下山了,天色也漸漸暗下來。
這時候啊,化生寺院裡燈火通明,照亮了整個夜空,就像個不夜城似的。
而外麵呢,孤村寂靜無聲,跟寺院的繁華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就像兩個世界一樣。
禪僧們也開始入定修行、誦讀經文了,那氛圍啊,簡直就像是在修煉“佛係心法”,抵禦世俗的“魔障”。
時間過得飛快啊,轉眼就到了第七日法壇正會的日子。
玄奘又上表請求唐王前來拈香,表達對佛法的虔誠之心。
唐王一聽玄奘的請求,那叫一個爽快,立馬排駕前往化生寺院,還帶了文武百官、後妃國戚一大堆人。
他們浩浩蕩蕩地來到寺院,那陣仗啊,簡直就像皇帝出巡一樣壯觀。
全城百姓呢,也是不管老少貴賤都湧向化生寺院來聽佛法,想要沾染一份佛氣,祈求平安吉祥。
這時候啊,觀世音菩薩和木叉這倆活寶,也在那兒合計著
“嘿,今兒個是水陸法會的大日子,七個七日連軸轉,終於圓滿落幕了。
咱倆混進人群裡,去瞅瞅這場盛會到底有多嗨皮!
順便也瞄一眼金蟬子,看他有沒有那個福氣穿上我那寶貝袈裟和錫杖。
再聽聽他叨叨的是哪門子經法,樂嗬樂嗬!”
說完,倆人搖身一變,成了普通信眾,溜達著就往寺院去了。
一進寺院,哎喲喂,那場麵,簡直了!
繁華得跟來到天安門廣場一樣,比娑婆世界還熱鬨,跟佛教聖地祗園、舍衛有得一拚,上等佛寺招提都得靠邊站!
寺院裡仙樂飄飄,佛號震天,跟人間仙境似的,讓人忍不住想多待會兒。
觀世音菩薩和木叉對視一眼,心裡那個美呀
金蟬子,你小子果然有緣!
台上的玄奘法師呢,穩坐如鐘,法相莊嚴得跟座山似的,讓人看了就想跪下,哦不,是表達敬仰之情。
玄奘法師在台上先念了段《受生度亡經》,那聲音,悠揚得跟天籟似的,能穿透人心,洗滌靈魂。
接著,他又聊了聊《安邦天寶篆》,言辭間透露出對家國天下的深深關懷,跟個憂國憂民的老乾部似的。
最後,他還宣了個《勸修功卷》,鼓勵大家勤修功德,以求來世福報,跟個勵誌導師似的。
正當玄奘講得唾沫星子亂飛,激情四溢的時候。
觀世音菩薩突然湊了過來,拍了拍寶台,扯著嗓子大喊起來
“嘿!那小和尚,你光會耍弄些小乘教的佛法,有啥意思?
大乘的佛法,你會不會玩啊?
彆老在這兒轉悠,快把你的真功夫,給亮出來給大家瞅瞅!”
玄奘被這一嗓子嚇得一激靈,急忙翻身跳下台。
對著菩薩連連鞠躬,態度恭敬得跟個小迷弟似的,請教道
“哎呀,阿彌陀佛,老師父,弟子真是失禮了,罪過罪過。
我剛才講的隻是小乘的皮毛,大乘佛法到底咋個講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