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內伺候的眾人,在聽見康熙這樣說,都恭敬的行禮退了出去。
康熙坐到床沿上,握住安寧的手,帶著愧疚說道“安寧,按說這次你生了阿哥,朕應當晉你的位份。”
“但你應當聽說過,朕克妻這個傳言的,朕前後三任皇後都早逝,朕實在是害怕,便沒有晉你位份,委屈你了。”
要安寧說,完全不介意那是假的,誰不想登上高位呢。
但康熙擔憂的也不無道理,她都能穿越這麼多次,誰不知道會不會是真的呢。
更何況,她現在還有了孩子,這普通人家孩子沒有娘,大多都很慘,更彆說這個吃人不吐骨頭的宮裡了。
安寧回握住康熙的手道“皇上,臣妾心裡都明白,隻要皇上心裡有臣妾和安安就行。”
康熙見安寧如此善解人意,心中對於母子倆的愧疚卻更深了。
心中打定主意,要在彆的地方找補回來。
將事情聊完了,康熙又照顧安寧喝了藥,等安寧熟睡後,才離開。
離開前,不忘來到了安安的房間,眼神淩厲的看向幾位嬤嬤“把十九阿哥給朕照顧好了,要是有個差池,都提頭來見。”
幾位嬤嬤在康熙說完,誠惶誠恐的跪了下來,心中也暗自提高了警惕。
安寧這一覺睡得比較久,醒來已經是酉時了,要不是請了太醫來把脈,沒有任何問題後。
瓜爾佳氏都有些擔心,安寧是不是中招了。
烏蘭嬤嬤見安寧醒了,立即去將安寧的吃食端了過來。
這是她獨有的方子,專門針對婦人產後的膳食和身體調養。
安寧吃著雖然感覺有些淡淡的藥材味,但並不難吃。
加上這會兒肚子也餓了,也顧不上其他的,快速的將肚子填飽了。
黃嬤嬤在安寧用完膳後,簡單的將各宮的送禮情況,以及皇上送的禮物說了一下。
安寧想也不想的安排道“將皇上送的單獨放一個庫房,後宮送的檢查沒問題以後,就都放在小庫房吧。”
將事情安排完了,安寧便感覺到了有些疲憊,又讓額娘把孩子抱來看了一下後,才繼續沉沉的睡了過去。
時間一晃,就來到了洗三這日。
因著康熙心中的愧疚,洗三這日辦得很是盛大。
更是親自抱著安安出現在了洗三宴上。
朝中大臣和福晉們對於寧貴妃和十九阿哥的受寵,感到驚訝。
而阿哥們看向這位弟弟,眼中則蘊藏著深深的豔羨和妒意。
而這份豔羨,更是在康熙宣布十九阿哥的名字後,怎麼藏都藏不住。
康熙在上首自然感受到了底下兒子們的不善眼神,心中更多的是失望。
不過想到這是十九的洗三宴,康熙並未多說什麼,隻是將這事記在了心裡。
結束完洗三宴後,康熙親自將安安抱回了安寧的身邊。
安寧笑著接了過來道“安安可有哭鬨?”
“不僅沒有哭鬨,在水裡還高興得笑了出來。”康熙滿意的說道。
參加完十九阿哥的洗三宴後,八阿哥沉著臉回到了府上。
自從老九被皇阿瑪降位份以後,對他的支持再也不像以前。
而十阿哥和九阿哥的關係更好,一直都是九阿哥支持誰,他支持誰。
隨著九阿哥的支持減少,十阿哥身後勢力的搖擺不定,八阿哥感覺到了在朝堂上越發的舉步維艱。
而今天,在看到皇阿瑪給十九阿哥就連洗三,都辦得這麼盛大,心中便湧起了無限的恨意。
憑什麼有的人一出生,就什麼都有了。
而同樣是作為皇子阿哥,就因為他有一個出身低下的額娘,就要被其餘兄弟們看不起。
憑什麼?
想到進了四阿哥府上的若曦,胤禩心中的恨意更加濃烈了。
他一定要登上那個至高無上的位置。
和八阿哥同樣想法的,還有十四阿哥。
看著今日風光無限的十九阿哥,十四阿哥就做不到不恨。
要不是寧貴妃有了十九阿哥,額娘也不會犯下這樣的錯誤。
他也還是那個受皇阿瑪和額娘寵愛的十四阿哥。
想到和他同病相憐的八阿哥,十四阿哥心中有了主意。
在京城迎來四十五年的第一場雪時,安寧也出了月子。
安寧出月子後的第一件事,就是讓青梔去準備熱水。
好好的沐浴了一番,整個人才感覺緩了過來。
康熙看著生完孩子後,明顯比之前更有韻味的安寧,眼神逐漸炙熱起來。
安寧被康熙盯得臉都紅了,聲音有些嬌俏道“皇上,您這麼一直看著臣妾,是臣妾臉上有什麼東西嗎?”
康熙不自然的清了清嗓子道“沒有,朕在想事情,一時有些入迷了。”
安寧悄悄的翻了個白眼,直接起身來到了安安的房間,將人抱了過來,放在康熙的懷裡。
康熙的注意力果然被轉移了。
因著洗三宴上,安安招了阿哥們的眼後,安寧阻止了康熙大辦安安滿月宴的想法。
再就是天氣也比較冷,安寧擔心抱出去又抱回來,安安會感冒。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康熙見安寧如此,心中更是覺得委屈了母子倆。
對於朝中的阿哥們,更是不滿到了極點。
諸位阿哥可不知道,就因為這個,就被皇阿瑪給惦記上了。
安寧對於辦不辦滿月宴,不是很看重,她比較在意的是,實際上能得到的好處。
因著底下阿哥們的原因,對於不能給十九阿哥辦滿月宴這件事,康熙心中不是很舒服。
在他看來,這個在他和安寧千盼萬盼,盼來的孩子值得最好的。
以安寧的身子骨,這大概也是兩人唯一的孩子。
康熙這會兒已經完全忘記了,他現在的行為和當年聖祖皇帝對董鄂妃和皇四子比,也差不了多少。
翌日,早朝結束後。
康熙換了衣服,帶著梁九功來到了寒山寺。
住持對於康熙的到來並不意外,一早就在山腳下候著。
“阿彌陀佛,老衲恭迎皇上聖駕。”
康熙是臨時決定來的,對於在這迎接的住持,心中此時多了幾分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