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舒之前是想過不成熟的想法,靠跟她大伯撒嬌,引起她大伯對於預防洪水災害的重視。
不過由於離那場災害發生的時間還早,而且洪水不像地震發生的突然,讓人連轉移的時間都沒有。
所以這幾年她隻是在信裡給她大伯旁敲側擊了幾回,使得他潛意識裡加強對這方麵的關注,並沒有特彆要求她大伯做什麼。
倒是沒想到她大伯眼光長遠,已經有行動了。
陳舒有些羞愧,是她小看了大伯。
她大伯這一輩人是從戰爭年代過來的,被小日子壓迫,饑荒年吃樹皮餓肚子,什麼沒經曆過?老一輩有老一輩的生活方式,他們所擁有的經曆和經驗都是她這種紙上談兵的人比不上的。
而且他們公社曆史上是有洪災發生的記載的,可以借鑒,倒不會讓人覺得她大伯給公社領導的提議是在製造恐慌。
至於陳舒自己。
正所謂有多大能耐做多大事,她清楚自己的能力,沒有大包大攬的想法。
她在這防洪這方麵除了給大家提個醒,就隻能動動筆杆子,教給大家更多的保護自己和家人安全的方法了,至於更多的事還是要靠更多專業的人去做。
陳舒是這麼想的,也是這麼說的。
“我的書就是帶有科普性質的小說,能起到的作用有限,還是要大伯多關注一下這方麵,這樣,洪災真正來臨的時候,也能帶著大家儘快避險不是?”
陳大伯也是這麼想的,“是這個理兒”
“聽堂妹這意思,是說咱們村裡甚至是整個公社,會有洪災發生?”一道清冷的女聲突然響起,打斷陳大伯的話。
“是有這個猜測,大堂嫂有什麼高見嗎?”
麵對這個不熟大堂嫂質問的口吻,陳舒完全不怵,平靜而坦然的回問過去。
曹穎眼底儘是不讚同,保養精致的臉上一片肅然,“我知道堂妹寫的書成績還不錯,但那也隻是書,堂妹你隻是一個初中生,沒有接受過相關方麵的教育,光憑一點淺顯的了解,還是不要信口雌黃的好。
最起碼,我聽說洪災來之前,地裡的莊稼收成都會不太好,還會伴隨著乾旱。”
“可我看過爹寫給陳陽的信,陳家村近幾年的收成都很好,甚至在爹的帶領下,收成越來越好了,完全就是一幅欣欣向榮的豐收景象!怎麼可能會有洪災呢?”
在曹穎眼裡,陳舒的猜測完全就是無稽之談,一個初中生,運氣使然,書有了點名氣。
可那又怎樣呢?
洪災這種事,關乎整個公社乃至全縣人的性命和財產安全,不是可以任由一個初中生胡鬨的兒戲!
“大堂嫂你也說是聽說了,那你聽說過1965年惠城的洪災嗎?在經曆過三年饑荒後,惠城的收成剛剛好轉,麥穗都比往年大多了,種莊稼的老把式一看就知道當年的收成肯定比去年更好。”
“可結果呢?”
“就在大家夥期盼著麥穗成熟大豐收的時候,大暴雨壓根不給人一點反應的機會,把麥穗都砸進了泥裡,連著下了七天,水都能沒過人的腰了,六千多萬畝的農田被淹,死傷無數。”
喜歡嫁給退伍軍人後,我去隨軍了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嫁給退伍軍人後,我去隨軍了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