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聽了朱雄英的話,竟然絲毫沒有這個孫子要奪自己皇位的想法,反而哈哈大笑
“我大明江山後繼有人啊!”
現在第一批土豆和紅薯種子來了,得趕緊抓緊時間種下去,他當即對不遠處的蔣瓛招招手。
“蔣瓛,立即把戶部尚書趙勉叫過來。”
朱雄英對明朝的曆史非常了解,聽到這個名字,立即問道
“皇爺爺,現在的戶部右侍郎是鬱新吧?”
朱元璋疑惑地問
“是啊,怎麼啦?”
朱雄英猶豫了一下,隻好說
“這個趙勉再過幾個月,因為收受賄賂,被處死了。”
朱元璋一聽就怒了
“什麼?這個家夥是個貪官?看咱不宰了他。”
朱雄英有些尷尬地說
“皇爺爺,他收受賄賂是年底的事兒,還沒有發生,您貶他的官可以,但殺了他沒有道理啊。”
朱元璋一聽,也覺得有道理。
可是,想到管理大明錢袋子的戶部尚書竟然是個貪官,他就覺得好像吃了一個蒼蠅那麼惡心。
“蔣瓛,把戶部右侍郎鬱新叫過來,派人去查一查這個趙勉。”
朱標對這個趙勉的印象還很不錯,看到朱雄英輕飄飄一句話,就把堂堂的戶部尚書廢了,心中有些擔心。
他聽說前幾天趙勉的老丈人劉三吾,因為質疑朱雄英的身份,被父皇直接廢為庶人。
更擔心朱雄英是因為這事兒,遷怒劉三吾的女婿趙勉。
如果真的是這樣,這種心思斷斷不可,必須要敲打敲打。
“雄英,你知道趙勉是劉三吾的女婿吧?”
“我知道啊。”
“你皇爺爺重罰劉三吾,是要警告群臣,不要拿你的身份再做文章。”
“你不能因為他質疑你的身份,就遷怒他的女婿,而廢掉了堂堂的戶部尚書。”
朱雄英無語地搖搖頭。
不過,他也覺得,因為還沒有發生的事情,就給一個人定罪,似乎是太過草率了。
“父親,您說得很有道理,我以後注意。”
“不過,皇爺爺重罰劉三吾,他可是一點兒都不冤,或許,這還是救了他一命。”
朱元璋和朱標都疑惑地看著他,朱標問道
“冤肯定是不冤,隻是這救他一命從何說起?”
朱雄英這幾天突然發現,他的記憶力似乎非常強,之前很多隻看過一遍的曆史,他竟然都記得清清楚楚。
“洪武三十年,翰林學士劉三吾主持會試,上榜者竟然沒有一個人出自北方。”
“會試落第的北方舉人聯名上疏,狀告考官劉三吾為南方人,照顧其鄉親。”
“皇爺爺得知後大怒,命張信等人重新閱卷,增錄北方人入仕。”
“可是結果呢,張信等人說劉三吾判卷沒有問題。”
“皇爺爺不信,讓他們選取北方舉人試卷優秀者呈上去。”
“可是,呈上來的北方試卷文理不通。”
“皇爺爺大怒,嚴加追查,將二十多個參與舞弊的官員全部淩遲處死,劉三吾因為年邁,免死戍邊,死於路上。”
朱元璋一聽,頓時怒火中燒。
“他們竟然敢如此膽大包天,聯合起來欺騙咱?”
“雄英,你告訴咱,除了劉三吾和張信之外,這二十多人還有誰?咱現在就將他們一個個淩遲,免得以後禍害朝廷。”
朱雄英一看,又闖禍了,趕緊過去,笑著幫皇爺爺拍拍後背順順氣。
“皇爺爺,彆生氣彆生氣,為這些人生氣不值當。”
“自唐末以來,南北方割裂好幾百年,現在朝堂絕大多數高官都是南方人,出現這種問題也不奇怪。”
“殺人有的時候並不能徹底解決問題,我建議,以後皇爺爺刻意提拔一些北方官員,慢慢化解這種隔閡。”
朱元璋也很快消了氣,滿意地看著朱雄英,點點頭。
“還是雄英說得對,是咱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