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他們幾位也曾商量過這件事,但最終認為可以通過技術手段改天換地,將大銀幕上炙熱的戈壁變成冰天雪地。
而現實給他們好好上了一課,隻因華國西北衛星基地實在是過於炎熱,以致於方才的那一幕看起來有些違和。
劇組一度陷入沉默。
數秒後,陳哲宇從椅子上起身打量著眉頭微皺的眾人。
“我們不需要去西伯利亞衛星基地,就在這裡繼續拍攝。”
“馮玉他們特效組的成品我們都看過,確實是因為實時渲染的難度以及精準度不及離線渲染,所以我建議還是改成離線渲染比較好。”
“而在這裡,我們才能時刻謹記自己作為一個演員需要做的是什麼。”
陳哲宇的聲音並不高昂,但其餘人都清晰聽到了這位年僅17歲的少年郎所說的話語。
“好,辛苦你們了。”
馮剛第一個出聲表示認可。
“休息五分鐘,再來過。”
陳哲宇點了點頭,再次出聲。
“15:21”
這是手機屏幕上顯示的時間,在時間下方則是西北衛星基地的氣溫。
“39c”
如此炎熱的天氣,他們還要鑽進厚實的防護服中去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這是無法想象的痛苦。
而陳哲宇等幾位主演,正是在這種條件下堅持每天拍攝一個小時。
每場戲的持續時間從未超過十分鐘。
也就是說拍過一場戲,就要休息五分鐘。
隻因防護服裡的他們無法忍受高溫的炙烤。
而衛星基地那些鐵骨錚錚的士兵漢子,也時常投以欽佩的目光。
他們除了特殊情況需要在炎炎烈日下站崗,其餘時間都在陰涼處生活、工作。
而每個士兵的站崗時間也不超過一刻鐘,就會有下一組士兵輪換。
時間緩緩流逝。
轉眼間,《流浪地球》劇組便在西北衛星基地生活了一個月。
一個月以來,電影的前半段進度完成得七七八八,接下來便是轉戰另一個取景地。
離彆時,李長官等士兵有些不舍陳哲宇他們的離去。
眾人站在衛星基地範圍的邊界上,相望無言卻眼中含著不舍。
隻因這一個月以來他們都親眼看著這些年輕人努力的模樣,流汗的模樣甚至是流淚的模樣。
夜晚時,他們一起縱情高歌。
而運氣最好的莫過於前些天晚上,有一場流星雨劃過夜空。
那一晚,《流浪地球》劇組和衛星基地非值班的士兵們熬夜通宵,肆意高歌,肆意傾訴著每個人的故事……
但他們沒有飲酒,隻是以涼白開代替酒水。
畢竟在荒無人煙的漠北戈壁,酒水是無法見到的物資之一。
涼白開同樣珍貴,且所有人都視其為瓊漿玉露。
那一晚,陳哲宇站在眾人的中央,從《追夢赤子心》唱到了《孤勇者》。
而到了東方泛起一抹魚肚白的時候,陳哲宇的嗓子已然有那麼一絲沙啞。
這是令人難忘的一個夜晚。
於是在離彆的時候,李長官等人紛紛送出了自己親手製作的小禮物。
有人送了一塊自己雕刻的石頭,石頭上是迷你版衛星的模樣。
有人送了一株生長在沙漠的植物,龍舌蘭。
有人送了一小塊不成模樣的奇異物品,說是多年前從宇宙返回衛星基地範圍的一塊衛星碎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