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美娥放下電話,她並沒有聽出王玉紅有什麼不對,在她的記憶中,好像自己這個女兒一直都讓她很放心,飽滿的生命力似乎沒有什麼能打倒她。
生活,工作,樣貌,家庭,好的讓人嫉妒,好的又讓人不真實。
劉美娥又撥通了王玉環的電話。
“媽,我到了,放心吧,我在吃餃子那。對了,我同事說你炸的菜角很好吃。”
依舊元氣滿滿,這聲音都不像三十多的,簡直就和二十多歲剛畢業的孩子一樣。
“行,照顧好身體。”
“對了,大哥打電話了,我好好的罵了他一頓,媽,你彆生大哥的氣了。”
劉美娥笑了笑“行了,吃你的餃子吧。掛了。”
有這樣一個好玩的兒子也挺好。可是一想到他是倒不是劉美娥歧視,這種感情真的能長久嗎?以後養老怎麼辦?
以前不覺得,現在為人母了攤上了這樣的好大兒,她的心中也不得不有些憂慮。
“找個機會還是看看他那個男朋友吧,彆被騙了。”
劉美娥想起自己小兒子的種種不靠譜行為,不由得為他捏了把汗。自己做不了什麼總得給他把把關。
對於大兒子,劉美娥也不擔心,至於回去當牛馬,還是算了吧,打死她都不回去。
聽到女兒,兒子都平安到家了,劉美娥便躺在床上構思起自己的拍攝視頻來。她沒穿越之前做過一段時間的園藝介紹主播,主要是配合公司的宣傳,所以對這種自媒體她並不是門外漢。
她結合了一下自己的優勢,翻來覆去的想了一天,終於將自己的拍攝視頻定位在了美食上。
一來,自己這個身體本身就有這個優勢,做飯杠杠好吃,二來,作為農村題材,既介紹了當地的美食還能穿插當地的風土人情,你想菜地了,農活了,相對來說對城裡人還是有一點的吸引力。
打定了主意後,第二天劉美娥果真給自己注冊了一個農家他大姨這個號,開始了拍攝之旅,她的第一個視頻農村撈飯。
這種撈飯可不是廣東那邊的撈飯,這是當地的一種特色美食,主材料是小米,事先用泡好花生,紅豆,起鍋開油,先炒了白菜再加上煮好的小米,花生,紅豆,放在鍋裡燜煮。煮好了再撒把鹽就出鍋完成。
煮的發糯的小米,沾滿了油香菜香,合上花生紅豆的香味能香到你的舌頭,不過貌似現在的年輕人並不喜歡吃了。
劉美娥做飯的時候,秦嬸子端著碗進來了,農村有串門的習俗,有時候端著碗就直接進來,連門都不用敲。
秦嬸子一進來就隔著廚房的窗戶問道“做啥好吃的?”
“撈飯。”劉美娥回答道。
“怎麼想吃那個了?現在年輕人沒有幾個喜歡吃的,喜歡吃的也都是我們這些老東西了。”
秦嬸子用筷子快速的拌著麵條。
劉美娥有一搭沒一搭的問道“吃麵條呀?”
“恩,打鹵麵,豆角肉的,你要不要,給你盛一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