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何晨光想去,宣傳部和文化旅遊廳以及洛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的領導也推掉早上的行程,要去農科大聽溫婉的宣講。
畢竟溫婉的知名度很高,憑一己之力帶火了長隴,給寧縣的財政創收了不少。他們想找溫婉談談,都想挖溫婉到自己的單位工作。
幾方人馬很巧地在農科大學門口碰見。
他們也沒想到何晨光書記那麼忙也抽出時間來聽,瞬間覺得自己重視溫婉是明智之舉。
溫婉不知道他們所想,她這會兒在調整自己的宣講稿,思考著如何用詞才能增加說服力。
張美雅擔心溫婉忙不過來,一大早親自帶著組織部幾個下屬趕來幫忙,他們準備了很多寧縣的資料,還有對人才招引的優惠政策也羅列了出來。
這時,體育場上坐滿了學生。
單位招人宣講一般隻針對大四或以上即將畢業的學生,如今卻是全校師生共同來聽,看前排,還有領導。
他們不禁低聲討論,“今天是哪個大單位要宣講?這麼隆重?”
然而沒有人討論出個所以然出來。
“緊張嗎?”程瑾瑜並沒有去鄭學勤安排的位置坐著等待溫婉上台宣講。
溫婉搖頭。
“我隻是在想,我原本來這裡做宣講,是為了發展寧縣。但這幾天走了幾所大學,很多專業都很有發展前景。學生對留在省會的意願比較高,是因為省會的機遇會多一下,尤其是幾所名牌大學的學生,他們更願意留在洛市的大企業裡當白領,高工資又體麵。”
“也不知為何,總有點心酸。”溫婉說道,“每個人為自己的前程去考慮發展是人之常情,但我就是覺得遺憾,不僅僅為寧縣,也為其他縣市。”
程瑾瑜大概有些理解她的想法和心情,伸出手摸了摸她的頭,“按你的想法去做,也堅信自己是對的!”
“嗯!”溫婉點頭,“儘力而為,也不勉強。”
……
溫婉走上體育場上的講台,學生們一看到她,立刻嘩然。
原來是溫婉!
難怪學校這麼重視!
要知道溫婉如今在華國的知名度很高,尤其是她的年齡與這些大學生相近,雖然是貧困山區走出來的姑娘,卻已是華國有名的富豪。
她的事跡早在華國傳遍,斥巨資給家鄉建學校、建老人院,修路,改造環境,在洪災泥石流中,安全轉移群眾,災後重建,成立長隴旅遊……
這些學生對溫婉的事如數家珍,很多學生都佩服這樣的溫婉,也無不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成為溫婉這樣對社會有貢獻的人。
可現實是想成為溫婉這樣的人隻能說是癡人說夢。
太難了。
他們畢業就得找工作,為了不畢業就失業,他們得四處投簡曆。
有時簡曆投出去,便石沉大海,連個回響都沒有。
他們想留在省會,可專業不一定對口,感覺就業壓力很大,有的甚至後悔自己報讀了農科大學。
養活自己已經那麼難,還能有什麼理想?
溫婉確定好話筒的音量,才看向台下的學生,老師和……領導?
前世一起工作的老同事也在其列。
雖有些意外,但溫婉也隻是簡單地朝下方點頭致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