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怎麼多了那麼多生麵孔?”
官員們在上朝的路上,看見了平日裡很少見到的地方官。
這一幕也讓不少人疑惑起來。
“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不過很快就有人解釋道“我想起來了,今天是大朝會,許多地方的官員都會過來述職,而且今天還跟許多官員的升遷有關係,京察的最終結果,就在今天要落實了!”
“原來是這樣,我說怎麼今天有那麼多生麵孔。”
許多人釋然。
這個冬天,許多京官被貶謫到各地的州府去,同樣的也還有不少的州府長官被調到京城來。
與此同時,更有各個地方的布政使司官員前來述職。
趙寧妄看見這一幕,倒是想到了一個詞,開大會!
各個布政使司的長官們來京城開個會。
路上的時候,趙寧妄倒是看見了趙靖在前頭走著,不過他也懶得上去搭話,一個人默默地走著。
不過期間有許多不認識的官員前來問候。
“見過武安伯!”
趙寧妄背著雙手,微微頷首,說著一些應付過去的客套話。
這一幕看在許多言官們的眼裡,卻是不斷鄙夷。
“看看趙寧妄,尾巴都要翹到天上去了!”
“那麼多人跟他問安,他居然連手都不抬一下。”
“太張狂了,哪怕嚴閣老都沒有他這樣。”
“……”
然而那些過來見禮的官員,見到趙寧妄如此風輕雲淡的態度,心中卻更是敬仰萬分了。
“果然,這就是武安伯啊,天生傲骨,桀驁不屈!”
“若不是這樣,武安伯又怎麼能夠和嚴閣老掰一掰手腕?”
“這才是咱們心目中的武安伯,果然是風度翩翩,潔身自好,根本不在乎結交朋黨,難怪敢於提拔末進後學。”
要是讓那些言官們知道,這些官員們的想法,隻怕要被氣得吐血。
趙寧妄對你們如此冷漠,居然還讓你們這麼敬仰?
那我們這些人平日裡這般注重走動關係又算什麼?
“徐大人。”
官員當中,顧鼎臣找到了跟吏部主事們走在一起的徐文珍。
徐文珍有些詫異地回頭,“顧大人?”
旁邊的那些吏部官員也都是略顯驚訝地回頭。
顧鼎臣臉上帶著笑容,微微拱手,“諸位大人好!”
“顧大人客氣!”
官員們互相見禮。
在場的京官,沒有一個人對顧鼎臣陌生的。
從前的顧鼎臣那可是朝堂上的新星,作為嚴介溪的高徒,雖然看似是個翰林。
但是結交的無一不是六部當中的高官。
平日裡出入結伴的,最起碼都是各部主事以上的官員。
隻是後來因為趙寧妄和嚴介溪產生了矛盾,顧鼎臣就被當做是棄子,直接被嚴介溪給拋棄。
不過趙寧妄卻是又將這個狀元郎給抓住了。
“顧大人這次回來了,應該就不回臨安府了吧?”
徐文珍故意在數位同僚麵前這般提起。
顧鼎臣也跟著徐文珍的話說下去。
“此番回來京城,想來就不用回去了,吏部的調令已經下來,隻是不知道到時候是回翰林院,還是在六部當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