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線送子觀音,送子,送完子以後,反而魘住了孩子。
而鐘馗吞鬼銅牌,則正是克製“魘”的鎮壓物。
曾經有個著名的文人叫作韓愈,其在《陪杜侍禦遊湘西兩寺獨宿》中提到“猶疑在波濤,怵惕夢成魘。”
就解釋“魘”的來曆。
夢,不停的做噩夢,然後被噩夢一直纏身,就變成了“魘”。
想到這裡,我問“一直沒守到麼?”
“哪有那麼容易。”
白菲菲兩手一攤“古代雖然驅邪的東西很多,但能夠和這送子觀音對得上的,卻屈指可數。
而且,還需要能夠佩戴在身上,交換之後,需要那王家公子,在身上佩戴三年,以抵消【魘】對他的影響。”
那也就那枚“鐘馗吞鬼銅錢”,最為合適了。
“那你今天來的目的是?”我問。
“茶樓的王掌櫃,眼見一直找不到合適的東西,感覺辜負了自己的堂兄對自己的信任。
所以請了一位大佬做局,準備請古玩行當的掌櫃,搞一個‘竄貨局’,看能不能找到合適的東西。”
竄貨,即行內的人,相互交換,不談錢,隻談“換”,所以叫竄貨。
畢竟古玩,帶了個“玩”字,有靠這玩意兒牟利的商人,也有真正的“玩家”。
玩,把玩,個人的喜好不一樣,玩的東西,也不儘相同。
比如就單單手串這一種,有喜歡木頭的,有喜歡骨頭的,也有喜歡玉石的,以及各種角串的。
光木頭,有分許多種,檀木、楠木、花梨木、六道木,等等不一。
骨頭更是,牛骨、駝骨、羊骨,沁血骨,虎骨,等等。
一旦細分下去,甚至還有更細的種類。
如檀木,又分黑檀、綠檀、香檀、紫檀、紅檀,種種不一。
這還隻是手串。
其他如錢幣,字畫,那更是浩如煙海。
而文玩愛好者,往往隻喜歡其中的一個品類,甚至隻是喜歡某個很小的品類。
但有時候,會出現一種情況。
比如喜歡木頭手串的,可能無意中,得到了一串品相材質極好的骨頭手串。
又或者喜歡字的,得到了某個大佬的畫。
不是自己喜歡的,卻又很有價值。
於是,“竄貨局”應運而生——相互把自己喜歡的東西,交易給彆人,主打一個以物易物。
王老板托人組這個竄貨局,確實很有可能拿到好東西。
畢竟出錢,不一定會有人賣,但以物易物,能夠拿出有價值的東西,那即便一些淡泊名利的大佬,也會心動。
這種局的組織者,一般都是一方大佬,甚至會帶頭拿出許多好東西來“換”。
正是如此,竄貨局才讓人神往。
我問“什麼時候開局?”
“三天後。”
又是三天後。
“讓我做什麼?”
“去這個局,幫我盯著金線送子觀音,見機行事。”
好嘛。
又是這四個字。
見機行事。
不過也是,這種局,人算不如天算,見機行事,最好的處理方式。
畢竟大佬眾多,走歪門邪道,搶啊,偷啊,肯定是行不通的。
“行,到時候,我自己去,還是一起去?”
“你自己去,不用等我。”
白菲菲說著,站了起來,拍了拍手。
遠處的金棍女郎朱小荷,便提著一個帆布袋走過來。
白菲菲接過帆布袋,放在我的麵前。
“這裡麵,是十萬,算是昨晚的報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