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放提出的建議得到了葉錦秀的認可。
很快,一則消息傳遍天下。
關於楚放和葉錦秀相遇相知的過程!並且這還涉及到了大乾的天下。楚放是一位有才能的有識之士,向大乾女帝諫言獻策,從而幫助大乾成為一等大國!更是有英雄救美人的種種橋段。
這其中有很多事情是真的,但也有不少是有美化的成分存在。百姓們得知這則消息之後,對這件事的討論更是到了空前絕後的程度,許多大家閨秀,還有那些達官顯貴的夫人小姐,對大乾女帝勇管專業的是表示支持!對各路藩王則是口誅筆伐。
“這些反賊打的是什麼主意,誰都能看得出來。”
不就是為了找一個借口以此來造反。
說什麼葉錦秀不配為大乾女帝,說什麼誤國,這全都是放屁呀!
葉錦秀和楚放之間郎才女貌,天造地設的一對。
兩人結合不僅對大乾沒有壞處,反倒還有好處。
“說的不錯,本就是如此。”
這是一場京城附近舉辦的詩會,參加詩會的都是有頭有臉的人物,其中還有不少的年輕才子佳人,還有人為此編了一首詩謠。
“大乾天下在女帝的治理下蒸蒸日上,根本沒那些反賊所說的,什麼狗屁的民不聊生,要說他們番地管理下的百姓民不聊生,那我還能信,至於其他的,眼見為實,他們說的我可不信。”
“像這些反賊就應該全部處死。”
消息傳的很快。
京城上上下下的人都知道了這件事。
不僅如此,大乾國內的百姓也陸續知道了這件事。
那些在藩王治理下的百姓得知消息後,反應那也是相當的劇烈。
沒辦法,在這些藩王的手底下討生活,實在太艱難了。
為了籌集糧草,為了進攻京城,藩王對治下的百姓相當的苛刻。
各種搜刮,還提高了各種賦稅。
比起往年,可以說是多了數倍。
這和明搶沒什麼區彆。
至此導致了很多家庭破碎,不少百姓由於交不起高額的賦稅,隻能帶著一家老小躲進深山,得知消息後,各個都氣的不行。
還以為這麼高額的賦稅是為了大乾。
結果居然是為了他們的一己之私欲。
為了他們可以榮登大寶,為了那至高無上的位置。
“該死的!我們憑什麼要為他們的野心買單,這和我們有什麼關係,我們沒有做錯任何事,這本就不是我們應該出的錢糧。”
這一招兵不血刃,使得不少藩王感受到了壓力。
雙方還沒有真正的短兵相接,在輿論戰場上,就已經失去優勢。
當初眾多藩王想要在輿論上占據大義。
結果偷雞不成蝕把米,不僅沒有達到該有的效果,反倒吃虧了。
“該說不愧是曾經作為大莽國師的人物嗎,還真是,手段非常。”丞相大人的府上,不少文官分坐兩旁,自顧自地飲茶洽談。
曾經他們對於楚放或多或少都有不滿。
尤其首輔大人的死,不管首輔大人是不是真的有勾結其他的藩王。有句話怎麼說來著,唇亡齒寒,兔死狐悲,他們為此憂心。
首輔大人死了,下一個會不會輪到自己。
哪怕知道自己沒有做出什麼出格的事情。
可堂堂首輔大人都說殺就殺,真要輪到了自己,那還擋得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