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二人細細探討,最終將新增的軍隊支數和稱號定了下來。
儘管現在軍隊的人數還很少,但是他們還是分出了六支隊伍。
分彆命名為虎嘯軍、青龍軍,白虎軍,玄武軍,朱雀軍、禦林軍。
除了虎嘯軍之外,新建的五軍分彆對應前後左右中五軍。
當然了,新建的這五軍是從虎嘯村帶過來的火槍軍拆分而來,不涉及鄒寰的無當飛軍和衛煜之投降收編的巴中軍。
單純的是將擁有火槍的嫡係軍分為五支。
陳昊從虎嘯村帶來的火槍軍人數差不多有兩千人,雖然不是所有士兵都配備了火槍,但是也基本差不多了。
拆分了之後,每一支軍隊大概有兩百多人,以後擴軍,就在這五支部隊的基礎上進行擴充。
這麼算的話,五支拆分出來的軍隊總數其實隻有一千多人,剩下的陳昊則是派遣去給了陳駿,擴充虎嘯軍。
有了這批擴充,虎嘯軍的規模達到了一千五百多人,且全部都有火槍火炮的裝備。
正好組成了一個三三製的標準團。
讓虎嘯軍形成一個完整的團級建製,可以讓虎嘯軍的戰鬥力達到最完美的狀態。
而被拆分成的五支軍隊,儘管每一支隻有兩百多人,但有火槍、火炮、機槍這些武器裝備在,他們的戰鬥力足以堪比這個世界數千軍隊的戰鬥力。
甚至在彈藥充足的情況下,就算這幾百人殲滅上萬人的軍隊都是能夠做到的。
這五支軍隊,陳昊暫時打算讓他們跟隨其他軍隊出征,以作為輔助。
至於虎嘯軍,陳昊打算以後將這支軍隊打造成一個特殊兵種,比如專門負責火炮支援,導彈支援等等之類的部隊。
但現在嘛,虎嘯軍得先作為主力軍團來培養,這樣才能培養出更多可以指揮火槍軍隊的人才出來。
無當飛軍,跟著衛煜之投降的蜀軍,還有其他目前並沒有明確名稱建製的軍隊,陳昊暫時不對他們進行改編,維持現狀。
反正以後就以這五支軍隊為主,其他軍隊都要吸收到這五支軍隊當中。
既然有了一個足夠大的地盤,那對於軍隊製度的建設自然是要抓緊時間完善的,這樣才能更好的管理軍隊。
在對外擴張的時候也能更加方便,現在陳昊麾下軍隊是比較雜亂的,而且在近段時間打算擴張,就必須在近段時間內將軍隊給建設好。
接下來這幾日,陳虎便完成了軍隊的拆分。
陳昊接著便將玄武軍派遣到巴中,輔助衛煜之守衛巴中。
白虎軍駐紮在劍閣縣與琅中的中間的通道,負責守衛這條路,保證兩地聯係暢通。
青龍軍和朱雀軍則全部都派遣到鄒寰的軍中,與鄒寰目前率領一萬多兵馬進行磨合訓練。
畢竟接下來要對巴郡和巴東郡用兵,先一起訓練一段時間,有助於接下來的軍事行動。
畢竟除了無當飛軍之外,其他士兵與擁有熱武器的軍隊並沒有配合作戰過。
接下來的這段時間,不管是任何一方勢力,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春耕,並沒有太大的軍事行動。
但也並不是完全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