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這個消息如同長了翅膀一般傳遍了周邊各個國家。
所有人都得知,齊國派出的特使楊修在前往訪問秦國的途中,不幸遭到了秦國士兵慘無人道的屠殺。
一時間,輿論嘩然,各國紛紛對齊國表示同情和聲援。
幾日之後,正在宮中處理政務的秦王贏異人聽到了這個消息。
他頓時眉頭緊皺,滿臉狐疑之色,趕忙召集諸位大臣前來商議
“諸位愛卿,近日傳聞齊國特使楊修在訪秦途中慘遭殺害,此事究竟是真是假?若真如此,又是何人所為?”
大殿內一時陷入了沉默,眾大臣麵麵相覷,誰也不敢輕易發言。
此時,一位名叫李斯的謀士站出來說道
“啟稟陛下,據微臣多方探查得知,齊國特使楊修的確曾經親自趕赴我大秦進行訪問。然而令人震驚的是,他此番舉動竟然未曾獲得我國官方的許可!
更有甚者,此人在前往我國的路途之中,屢屢與我方各級官員有所接觸,其真實目的昭然若揭——妄圖刺探我大秦國之重要機密情報啊!
所以,微臣鬥膽揣測,此事實則極有可能乃是由齊國方麵精心策劃、自編自導的一場巨大陰謀呐!”
大臣麵色凝重地向秦王贏異人稟報著這一驚人消息。
秦王贏異人聞聽此言之後,原本舒展的眉頭瞬間緊緊皺起,形成了一道深深的溝壑。
他沉默不語,陷入了短暫而又深沉的思考當中。
過了好一會兒,他才緩緩開口說道
“若是真如愛卿所言這般,那麼這齊國的所作所為也實在是太過於陰險狡詐了些吧!
他們居然膽敢如此肆意妄為地利用我大秦強大的兵力去達成他們不可告人的目的,這種卑劣行徑簡直就是前所未聞、世所罕見呐!
不過嘛,此事目前尚缺乏確鑿證據,萬不可僅憑一些捕風捉影的傳聞就輕易下結論。
我們必須要對此事進行更為深入細致的調查核實才行啊!”
說罷,秦王贏異人當機立斷地下達命令,要求相關部門立刻著手展開全麵調查,務必儘快查清事情的來龍去脈和背後隱藏的真相。
經過一段漫長而又艱苦卓絕的縝密偵查工作之後,秦國方麵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成功地發現了一係列關鍵的蛛絲馬跡。
這些線索無一不指向一個令人瞠目結舌的事實——楊修及其隨行人員確係遭到了秦國方麵某些士兵的殘忍殺害。
而幕後黑手正是齊國國王,他通過重金收買了數名身處秦國境內的士兵,指使他們犯下了這樁駭人聽聞的罪行。
而在這所有事情的背後,居然潛藏著一個令人震驚到極點、足以震撼天地的巨大秘密——原來齊國早就知曉了秦國和東魏之間那鮮為人知的秘密!
自從掌握了這個關鍵信息之後,齊國便不動聲色地開始在暗地裡積極謀求自身的發展壯大。
要知道,這個秘密倘若有朝一日不慎被揭露出來,定然會引發一場驚濤駭浪般的軒然大波。
身為秦國之主的秦王嬴異人敏銳地察覺到了其中所蘊含的嚴重性,深知此事非同小可,稍有差池就可能導致難以預料的後果。
因此,經過深思熟慮之後,他毅然決然地下定決心暫且將真相深埋心底,不向任何人透露半句。
不僅如此,他還要繼續維持住與齊國表麵上那種看似親密無間的友好關係,絕不能讓對方察覺到絲毫異樣。
與此同時,嬴異人還馬不停蹄地著手加強國內各個方麵的安全防範措施,務必做到萬無一失,以免遭遇突如其來的變故。
就在此時,從齊國那邊傳來了一則令人意想不到的消息
那位備受矚目的大臣楊修不幸慘遭殺害!聽聞此訊,齊王頓時怒不可遏,心中的怒火熊熊燃燒起來。
盛怒之下的他當機立斷,下達了一道嚴厲的命令,要求徹底查清這件事情的來龍去脈,並信誓旦旦地表示一定要為楊修報仇雪恥,讓凶手付出慘痛的代價。
不過,儘管齊王心中充滿了憤恨,但他畢竟也是一位深謀遠慮、極具政治智慧的君主。
冷靜下來仔細思量一番之後,他心裡很清楚此時此刻絕非與強大的秦國公然撕破臉皮、正麵交鋒的最佳時機。
所以,經過反複權衡利弊得失,齊王最終還是選擇了暫時忍耐,按兵不動。
他默默地等待著那個最合適的機會到來,待到時機完全成熟之際,再果斷出手,實現自己的目標和抱負。
就這樣,一場看不見硝煙卻又驚心動魄的激烈較量在不知不覺間悄然拉開了帷幕。
在繁華熱鬨、人來人往的洛陽城中,曹操身著一襲黑袍,靜靜地坐在桌前。
他手中緊握著一隻精致的酒杯,目光卻始終停留在麵前那張攤開的地圖之上。
這張地圖詳細地描繪了各國的疆域和地形,曹操凝視著它,眉頭緊鎖,似乎在思考著什麼重大的決策。
不久之前,曹操得到了一個令人震驚的消息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楊修竟然死在了遙遠的秦國!
要知道,楊修此人聰慧過人,對曹操的軍事部署了解頗多。
儘管曹操目前的軍事計劃主要集中於攻打秦國以及齊國,但楊修知曉其中一部分機密。想到這裡,曹操不禁感到一陣憂慮湧上心頭。
終於,曹操抬起頭來,用那略帶憂鬱的眼神環視著在座的眾臣,緩緩開口問道
“雖說楊修已然身亡,但天下並非僅有秦齊兩國。況且,本相深知自己的戰略部署,不知諸位對此有何看法?”
這時,一直沉默不語的賈詡站了出來,拱手行禮後說道
“丞相,依微臣之見,當下應當改變原有的戰略部署。楊修之死或許會引發一係列意想不到的變數,若不及時調整策略,恐會陷入被動局麵。”
與此同時,在遙遠的秦國皇宮之中,氣氛同樣凝重異常。贏異人端坐在龍椅之上,麵色陰沉地看著下方的群臣。他聲音低沉地說道“如今楊修被齊王暗中謀害,想必齊王已經洞悉了我們正在全力研發的弓弩一事。諸位愛卿,對此可有良策應對?”
一時間,朝堂上議論紛紛。有人主張加強弓弩的研發力度,儘快使其投入實戰;
也有人認為應當派出使者與其他國家結盟,共同對抗齊國可能發動的進攻。
然而,更多的大臣則保持沉默,他們心中明白,楊修之死對於秦國而言,無疑是一個沉重的打擊。
“楊修之死,雖讓朕心中暗自高興,但不可否認的是,他的離世恰恰給了齊國一個絕佳的借口來攻打我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