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川上學走了,老三、老四頂替大哥成了家裡掙工分兒的主力!
不願意也不行,大姐出嫁了,剩下的六個孩子裡他們姐弟倆最大。
正是上有老、下有小,正值青壯年乾活兒的年齡!
二小子今年雖然有十五了,但個子沒躥起來,比他大哥矮了多半個頭。
乾活不出息,吃得倒挺多!
二姐總向爹娘告狀,說老四乾活偷懶磨洋工,一拉車的草和柴火大多都是他這個姐姐乾的。
二小子個兒不高,心眼兒可比大哥多!
甜言蜜語加小恩小惠,唬得二姐每次還是多乾活。
他天性好動,讓他割草,草沒割上半車不是跑去逮螞蚱,就是到河溝裡撈小魚兒。
姐讓他到楊樹林子裡拾柴火。
柴火沒拾幾根兒,倒是用彈弓打了幾隻家雀兒回來,有時居然還能打著斑鳩。
姐弟倆在野地裡吃著鳥肉燒烤,二姐心裡的那幾份埋怨,也隨著滿嘴的肉香一同咽到了肚子裡!
二姐人雖然老實,但也不傻,多半是心疼弟弟!
一邊吃一邊對弟弟說“姐多乾點兒無所謂,也不嫌你偷懶。”
“你比姐聰明,應該好好學文化,將來像大哥一樣考上大學才是正經!”
二小子非常崇拜大哥,二姐的話也聽進去了。
不過隻聽進去了三天!
螞蚱是不抓了,迷上了疊飛機!
二姐看他貪玩兒不用功,還把作業本兒給撕了疊飛機,恨得牙根兒癢癢!
舉著鐮刀追著二小子跑出二裡地!
轉過年來,張大川在家歇完暑假又回學校了。
回家時就交給爹娘二十塊錢和幾斤全國糧票,這是他省吃儉用和勤工儉學攢下的。
還說今年上大二了,再有幾年畢業就能掙工資了,到時候領二老去北京天安門轉轉!
大川娘樂地逢人就顯擺,聽鄉親們都誇自己兒子有出息,心裡比吃了蜜還甜!
可大兒子一走,又哭天抹淚兒地睡不著覺。
大川老爹說她有毛病,當初連哭帶鬨不讓兒子走,現在孝順兒子給你拿回這麼多錢,怎麼還哭?
大川娘罵他爹沒長心,說兒子上次寒假回來就瘦了,這次回來比以前更瘦!
肯定是在外邊上學過得辛苦,舍不得吃舍不得喝,把錢省下來給咱們。
臨走應該多囑咐囑咐他彆苦著自個兒,該吃吃,彆總這麼惦記家裡。
兒行千裡母擔憂啊!
尤其在那個孩子多的年代,當娘的一顆心掰成幾瓣兒,有時候真是顧不過來!
大川爹隻是“唉”了一聲!
男人不善表達,隻是勸大川娘彆操心了,操心也幫不上忙。
有學校管著哩吃不了多大苦!
這幾天大隊部院牆上的口號再累不喊苦,奮戰保秋收!
被換成了不誤農時播種忙,來年為國多交糧!
鮮紅的標語口號不僅能激勵人心,還是生產大隊現階段工作的重點和方向。
每年九、十月份,是農活兒最忙、最累的兩個月!
秋收掰完玉米沒幾天,就得把冬小麥種上。
沒有機器,大牲口又少!
必須男女老少齊上陣連續奮戰,才能不誤農時。
場上曬著玉米粒,農民得把玉米秸稈兒砍倒紮捆拉走。
地裡的根須茬子得用鋤頭刨出來。
秸稈兒鍘碎後漚糞,茬子曬乾冬天拿它當柴火做飯燒炕。
地收拾乾淨後,用拉車運來漚好的農家糞,均勻攤好曬上幾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