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劉尕顧望著的方向,西山裡有一個叫老君嶺的地方。
山勢險峻,海拔遠高於四周。
從遠處看,就像一個戴著帽子的人頭,故取名老君嶺。
老君嶺頂上一多半地勢高高鼓起,向陽的一小半又很是平坦,非常像個帽子!
平坦地方的正中間,有一塊大青石,形似臥牛。
所以當地人都叫它臥牛石!
這裡地處群山之中,路不好走,所以人跡罕至。
聽老輩人說,曾經有幾撥人爬上去過。
看見上邊除了一塊長得很像臥牛一樣的大石頭,和石縫裡有幾棵不知名兒的古樹,其他什麼都沒有!
俗話說無利不起早!
慢慢的,也就沒人願意再費那個勁,冒著生命危險去爬那老君頂。
其實,臥牛石後頭石壁上,有一棵不知長了多少年的古樹。
樹乾不粗,但是樹根外露,狀如龍爪!
五個根須探出來又紮到下麵的石縫裡,根須上開枝散葉,長得比樹冠還要茂盛。
殊不知龍爪裡麵,有一個小山洞!
山洞空間不大,有一人來高,但躺上兩三個人卻是足夠。
平時被龍爪般的根須和枝葉所遮擋,從沒有被人發現過!
可能全天下就隻有兩個人知道這個所在。
一個就是前麵現過幾次身的花白胡子老頭兒。
另一個是個小孩兒!
當然,現在他還沒有出生,我們以後再說。
“師父……師父!嗚嗚……沒想到有生之年,還能再見到您老人家!”
“師父!嗚嗚……”
一個四十來歲的中年漢子,跪在地上磕頭如搗蒜,哭得像個孩子一樣涕淚橫流!
“起來吧!一晃快三十年了吧?還是沒有長進。起來……起來說話!”
“是!師父。”
中年漢子從地上爬起來,額頭上沾滿了塵土,隱隱還有些發青,可見磕頭很用力,是動了真情!
“當年就告誡你,修道即是修心!大喜大悲則氣亂、氣亂心難定!你已年至不惑,怎麼還像個小孩子一樣!”
老頭兒雖是訓斥,但眼神中並沒有透出一絲怒意。
花白胡子老頭兒盤腿兒坐在臥牛石的屁股上,那個中年漢子垂手站立一旁,用心聽著師父的教導。
每一個字都用儘全力地記著,生怕自己過於激動漏掉一個。
錯過這一生中可遇不可求的機緣!
其實這個中年漢子並不是老頭兒的正式徒弟。
雖然他一口一個師父地叫,但老頭兒一直沒有答應收他為徒。
從第一次見麵就告訴他你沒有仙根,做不得我徒弟,冒然教你,隻會害了你!
後來見他軟硬不吃堅持這麼叫,實在沒辦法,也就沒再出言讓他改口。
世事茫茫難算儘,人生處處有真情!
就算是俗緣未儘,收個不記名兒的弟子吧!
事情要從三十年前的一個夏末說起!
這個中年漢子姓高,原來沒名兒。
遇見師父後乾脆叫他高無名!
也是個苦孩子,在他三歲那年父母雙亡,被一個路過的叫花子領著,從小沿街乞討四處流浪。
沒過幾年老叫花子也死了,他就自己一個人繼續流浪。
那一年還不滿十二歲,他走到一個山坡下的村子裡沒要到飯,為追一隻野雞在山裡迷了路。
又累又餓,走得頭發蒙眼發花,實在堅持不住暈倒在亂石堆裡。
不知昏睡了多久,醒來已是黑天,孩子嚇得直哆嗦!
心想大山之中,人跡全無,彆再讓野狼給嚼著吃了。
強打精神就往高處爬,心想山頂上應該安全些。
爬到一個高處,隱約看到前麵最高的那個山頂上,發出陣陣金色的光!
閃了幾下就不亮了。
似乎不是幻覺,因為黑暗之中,人眼對光很是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