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才無語地看著這個憨師弟“好啦,跟愚兄說說,你都悟到些什麼!有不明之處,咱們一起參詳。”
“噢!是這樣……”
大漢趕緊放下碗,把自己先看到一群野馬,怎麼跑,後來又怎麼飛。
你越是使勁兒看,它們就越是飛得起勁!
自己無奈之下隻能執靜守中,按丹訣中最基礎的打坐功夫去做。
沒想到馬群漸漸就不跑了,後來就消失了!
自己一下就進入了狀態,解決了三年以來來,境界始終停滯不前的困擾。
秀才坐在那兒閉著眼睛,聽得連連點頭,待師弟講完後,沉吟半晌。
把前後連貫起來後也終於想通了“這便對了!師弟不妨先論道一番,待你說完後愚兄再講。”
因他平時不擅言詞,所以先是拘謹地抿了一口湯。
然後學著秀才的腔調,很慢、很謹慎地說出自己的感悟。
“我以為,那些馬代表我的意,也就是飛來飛去的雜念!不是說心猿意馬嘛!如果人心像猴子似的不安定,意念就會像天馬行空……飛個不停!”
頓了一頓,大漢又繼續闡釋“若想無念……我感覺並不是把它們一個個都抓起來消滅掉!”
“而是……那個……你滅掉一個又會生出一個!似乎永遠也消除不乾淨!”
“而且你越是想抓住它,它就越跑得歡!你不管它了吧,它反倒不跑了。”
“你繼續無視它……慢慢地,它就自己消失了!”
大漢說完長籲了一口氣,感覺口乾舌燥,頭上竟冒出汗來!
平時他從峰頂跑上跑下打水,半天也不見有汗。
傻笑著看了一眼師兄,端起碗“咕咚咕咚”,一口氣將半碗湯汁喝了個於淨!
秀才對他真是刮目相看,覺得境界提升後的憨憨師弟頭腦突然靈光了!
說話雖慢但條理清晰,隻要再多讀些詩書,言辭再文雅一些就好了。
秀才衝師弟豎起大拇指“好、好、好!師弟雖不講究辭藻,但道理卻講得大體不差!這就是今日早時,我們談論的“無”!”
“師兄你再講講,往深裡講講,我心中雖懂了,但有時還是覺得恍惚!”
大漢說罷拿起碗剛想喝,才發現碗早已空了。
把碗往前一伸,學著秀才的樣子搖頭晃腦道“無了!”
兩人哈哈大笑,秀才起身進廚房拿出一個大葫蘆,裡麵裝滿了早起采集的竹瀝水,讓大漢自己倒著喝。
雖不如碧玉清心湯那般好喝,倒也清新爽口,還略帶有一股淡淡的竹香!
“師弟說得極好,讓愚兄也明悟不少!若行無念之功,不可追著念頭跑!”
“念由心生,心靜則念自滅,念滅則自然無!”
“總聽師父教導,修道即修心,今日方得領悟其中之妙啊!”
秀才說罷讓大漢給自己滿上,二人當即碰碗浮了他一大白!
大漢用袖子擦了擦嘴,大呼過癮!
秀才也說修煉這些年,今日才領悟到道法的妙處。
還說那些詩書雅句都是些情呀、愛呀的,跟我玄門奧義相比,連屁都不是!
秀才嘴裡居然說出如此粗鄙之言,大漢聽得都有點兒目瞪口呆!
秀才又接著說“《道德經》有雲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萬事萬物都是相對而伴生!就像這腕水,你說他有便是有,你認為他無便是無,唯心意耳!”
說完又自己乾了一碗!
像是說到興奮處,如鯁在喉、不吐不快,還大呼著讓師弟繼續再斟再滿!
“無念……無念!妙哉!”
“……“無”字如領悟通透了,用之於修煉,便可事半功倍!”
“用之於武學,便是師父所說的無念出招之理!我說師父不會無緣無故贈你兵器,原來早已看明、看透。”
“師父啊,真神人也!”
大漢最想聽的就是這個!
隻要秀才喝完,他就趕緊給續上,生怕打擾了師兄雅興,一生氣便不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