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00字大章,不太好分,一起發)
一直等到王猛從後院出來叫他,張新這才回過神來。
“都傍晚了?”
張新看了看門外的天色,連忙把書收了起來,回到後院。
院中,眾人都在,劉華抱著兒子,正和王嬌有說有笑。
“看來相處的還可以。”張新心中鬆了口氣。
不打架就好。
見到張新,眾人連忙迎了上來,齊齊行了一禮。
“我等恭賀主君凱旋歸來。”
“恭賀兄長凱旋歸來。”
“免禮免禮。”
張新先是摸了摸張寧的頭,隨後笑嗬嗬的伸手想要去抱兒子。
劉華翻了個白眼,“大冷的天,你穿著甲抱兒子麼?”
張新這才反應過來,自己身上還穿著甲呢。
王嬸見狀連忙笑道“主君,婢子已經燒好熱水了,請主君先沐浴吧。”
張新卸去甲胄,舒舒服服地泡了個熱水澡,換上一身常服,回到堂中。
還是回家舒服啊!
堂中飯菜早已備好,張新也餓了,拿起筷子就吃了起來。
見張新動筷,張寧、劉華、王嬌三女這才動筷。
席間,張寧和劉華不斷詢問著此次出征的過程。
古人所說的食不言,並非是指吃飯的時候不能說話,而是指嘴裡有食物的時候不能說話,得咽了再說,免得將食物噴出來,失了禮數。
張新自然一一作答。
說到驚險處,不時惹來眾人一陣驚呼。
待聽到張新略施小計,便瓦解了扶羅韓九千大軍後,三女的眼中又冒出了許多小星星。
看著三女的表情,張新心滿意足。
吃過晚飯,張新陪張寧說了會話,便來到劉華房中,抱過兒子,坐在床上玩了起來。
小崽子已經快兩個月了,不複剛出生時那副皺巴巴的樣子,十分可愛。
劉華見他喜愛兒子,心下開心,不由笑道“夫君,這幾日妾身聽說伯喈公到漁陽當長史了,不知是真是假?”
伯喈(jiē),是蔡邕的字。
她一介女子,平日裡不好隨意出府,因此外麵發生的事情她並不清楚。
“是真的。”張新點點頭。
“蔡公當世大儒,竟願意到漁陽來當長史?”
劉華麵露驚喜之色,對張新誇獎道“想必是夫君的功績和忠君愛國之心,已經傳到中原了。”
“想屁吃呢?”張新翻了個白眼,“蔡邕是我拿五千萬錢向皇帝買的!”
“啊?買的?”劉華愣住。
還能這樣的嗎?
“朝廷缺錢打仗,我這正好也缺個名士輔佐。”
張新將自己給劉宏送錢的事說了一下,感歎道“不過我也沒想到,皇帝竟然舍得把蔡邕派過來。”
“嘖,這筆買賣我還是賺了。”
“阿這”劉華愣了好一會兒,這才回過神來,嗔道“夫君不可無禮。”
“是是是。”張新反應過來,連忙說道“是蔡公,蔡公。”
“妾身不是說這個。”劉華歎了口氣,“夫君如今身為漢臣,食漢祿,當尊陛下才是,豈能皇帝皇帝的叫?”
“皇帝啥時候給我發過工資?不都是我自己的錢麼”
張新心中嘟囔,麵上卻是鄭重道“夫人說的有理。”
劉華提醒的對,今時不同往日,當反賊時的習慣是該改改了。
否則哪天嘴禿嚕了,極有可能禍從口出。
尤其是現在蔡邕來了,有人盯著呢。
二人又說了會話,張新將王嬸喚了過來,讓她把孩子帶走,隨後笑嘿嘿的爬到了床上。
“王家妹妹今日剛入府,你不去陪陪人家麼?”劉華問道。
“我不陪她,我陪你。”
張新一把拉過劉華。
待劉華睡熟後,張新悄咪咪的爬了起來,溜到了王嬌房中。
還是古代好。
次日,張新足足睡到中午才起。
拿起蔡邕昨日送的論語,張新帶上王猛便朝長史的住處而去。
郡府的占地麵積很大,不僅是太守,長史和一乾郡吏平時也都是住在郡府中,隻有休沐的時候可以回家。
太守的住處最為豪華,有一個獨立的大院子,長史略次一些,但也有個小院。
至於郡吏,各曹曹掾還有單間能住,其他小吏就隻能睡集體宿舍了。
小院前,負責伺候的奴婢見到張新,慌忙行禮。
“不必多禮。”張新開口說道“去向蔡公通稟一下,就說我來了。”
奴婢應諾,不多時,蔡邕帶著顧雍出來了。
見到蔡邕,張新先行一禮,做足姿態。
“府君來訪,下吏有失遠迎,還請恕罪。”
蔡邕還了一禮,伸手一指院內,“府君請。”
“蔡公言重了。”
張新跟著蔡邕走進院中,雙眼好奇的打量著四周,隨後心中有些失望。
四人來到正堂,又是一番推辭,二人空出主位,在堂下相對而坐。
王猛、顧雍分彆侍立在張新和蔡邕的身後。
“府君今日前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蔡邕剛剛開口,突然心中若有所感,轉頭向門外望去,皺起眉頭。
“昭姬,你在外麵鬼鬼祟祟的做什麼?”
張新心中一動,忙向門外望去。
隻見門外伸出半個腦袋,露出一雙極為漂亮的大眼睛。
蔡琰見被人發現,也不躲藏,落落大方的從門後走了出來。
“她就是蔡琰,蔡昭姬麼?”
張新的眼中閃過一絲驚豔。
說起蔡琰,人們最為熟悉的,大概就是文姬歸漢的故事,以及胡笳十八拍了。
隻不過現在的蔡琰還不叫蔡文姬,文姬這個字,是司馬炎篡魏稱帝後,給司馬昭追封了皇帝位,為了避諱司馬昭,才把蔡昭姬給改成蔡文姬的。
那時候蔡琰都死了好些年了。
所以說,蔡文姬叫蔡文姬這事兒,蔡文姬本人並不知情。
現在的蔡琰雖然隻有十三四歲,但實打實的是個美人坯子。
加上天生自帶的那股書卷氣,知性中又有著一絲跳脫。
無論是容貌還是氣質,都不是後世那些開著美顏濾鏡的網紅可以比的。
“嘖,便宜衛仲道那小子了。”
張新心中羨慕,卻也隻是羨慕。
他想見蔡琰,隻是想見一見這位後世有名的悲情才女罷了,心中並沒有其他想法。
李郭之亂時,蔡琰被匈奴擄走,給劉豹生了兩個兒子,直到十幾年後,才被曹操給贖了回來。
那會兒蔡邕都死了十幾年,蔡琰也起碼三十多歲了,還能嫁給董祀作為正妻。
張新的正妻之位已經定死,隻能是張寧,因此他的心中很清楚,以蔡邕的身份,蔡琰注定不會和他有什麼特殊的交集。
“琰見過府君,見過阿父。”蔡琰走到近前,行了一禮。
有張新在場,蔡邕不好說什麼,隻能對張新介紹道“此乃下吏之女,名琰,字昭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