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偏將李明大人的奏報,請陛下閱覽,一邊說一邊從懷裡摸出來一封奏報。
一名太監連忙上前,接過奏報後又交給了李逸風,李逸風看著奏報,臉上露出驚訝之色,一時間也是緊張不已,心亂如麻,不知如何是好……
下麵的士兵見陛下還在愣神之中,猶豫了一下,壯著膽子結結巴巴的說道∶啟稟,陛下,偏將大人,猜測這是吐蕃的先遣部隊,後續,恐怕,還有更多敵軍來襲,望陛下速派援軍鎮守邊關,以保我朝邊境安寧,護百姓周全!”
下麵的大臣們聽聞此消息,也都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有的大臣看著上麵的臉色蒼白的陛下,心中不免露出了擔憂之色,喃喃自語道,陛下還是太年輕了啊!
右丞相聽到後,連忙附和道,誰說不是呢?
要是當初大皇子或者二皇子登基為帝,今天麵對這樣的事情,也許就不會這樣失態了。
聽到這裡,剛才說話的大臣看了一眼右丞相,不再言語。
有的大臣則在心中謹慎思考,權衡利弊。
在上麵的皇帝李逸風眉頭緊鎖,目光中透露出憤怒與憂慮。
他緊握著龍椅的扶手,沉聲道“這吐蕃竟如此猖獗,膽敢侵犯我朝邊境,殺我百姓!”
李逸風掃視了一眼下麵的群臣,說道“諸位愛卿,對於此事,你們有何看法?”
一位老臣站了出來,拱手道“陛下,此事刻不容緩。當速速調遣精銳之師前往茂州府,擊退吐蕃敵軍,彰顯我朝國威。”
另一位大臣則說道“陛下,發兵增援需考慮諸多因素,如糧草輜重、行軍路線等,還需謹慎謀劃。”
皇帝李逸風沉思片刻,說道“邊境百姓受苦,朕心難安。無論如何,都要儘快擊退敵軍,保境安民。
傳朕旨意,令兵部速速擬定增援方案,調集兵馬糧草,不得延誤!”
兩名士兵叩頭謝恩“陛下聖明,茂州府百姓定對陛下感恩戴德,翹首以盼援軍早日到來。”
大殿內氣氛凝重,眾人皆知,一場邊關保衛戰即將打響,就是不知道這結果如何。
很多大臣都露出了擔憂之色……
很快早朝結束後,皇帝李逸風欲返回寢宮稍作歇息,左丞相卻匆匆趕來,攔住了他的去路。
左丞相神色焦急,拱手行禮道“陛下,臣有事要奏。”
李逸風停下腳步,微微皺眉,問道“丞相,所為何事?”
左丞相深吸一口氣,說道“陛下,方才在朝堂之上,您為何不問問老臣的意見,就決定出兵?
您可知道,吐蕃現在隻是一萬騎兵到了茂州府外,後麵絕對還有援軍。咱們現在若是貿然出兵,糧草軍械準備不充分,隻怕我軍去了也會陷入困境。”
李逸風眼光一凝,沉聲道“丞相,朕怎能容忍吐蕃在我邊境肆意妄為,殘害百姓?出兵乃是當務之急,怎能猶豫?”
左丞相連忙解釋道“陛下心係百姓,急於驅逐外敵,這份心意臣深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