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逸雲有些生氣地說道“你直接說吧!我聽著呢!”
管事的唯唯諾諾地說道“他們都說,再不發工錢,就不乾了,要離開作坊。”
說完這句話,他又連忙解釋道“殿下,下麵的兄弟們家裡都挺困難的,都指望著這個工錢養家糊口呢。”他臉上露出一絲擔憂。
李逸雲有些生氣的說道,當初我也是沒辦法,為了買那些戰馬,銀子又不夠,我不得不東拚西湊。
你回去告訴他們,馬上就要秋收了,等秋收後,工錢我馬上就發大家,讓他們堅持一下,至於需要的東西你列一個單子,我想辦法給你弄。
管事的也是十分為難的答應,那好吧!殿下,那我就在去給大家好好說說,讓大家都等一等。
管事的離開後,李逸雲也是皺著眉頭,生氣的說道,這裡也要錢,那裡也要錢,真的當我是財神爺啊!
唉!這錢怎麼弄呀?
他奶奶的,我是頭都焦大了……
老子這些年省吃儉用的,才偷偷摸摸的訓練了兩萬多人,還有這五千騎兵,關鍵是這騎兵真的是太燒錢了,唉!
他用力的砸向旁邊的桌子,還是得想辦法弄錢啊!
他馬上又想到了秋收,他冷哼一聲,哼!
他的眼神變得堅定,似乎是下定了某種決心。
李逸雲正端坐在書桌前,眉頭緊鎖,麵色凝重。
他手中握著一支毛筆,沉思片刻後,在一張黃色的宣紙上奮筆疾書。
他寫下了一道令人震驚的詔令封地今年起所有的稅賦都要增加稅收,包括商人經商的稅,增加兩成;農民秋收之後的糧食稅,也要增加兩成……
每一個字都仿佛有著千鈞之重,承載著百姓即將麵臨的沉重負擔。
寫完這道詔令,李逸雲稍作停頓,深深地吸了一口氣,然後拿起一旁自己的大印,重重地蓋了下去。
那鮮紅的印章仿佛是一個無情的烙印,決定了無數人的命運。
隨後,他喚來身邊的親信,將這份詔令交到其手中,神色嚴肅地說道“務必儘快將此詔令送往各個州府、縣城,不得有誤。”
那親信雙手接過詔令,低頭應道“遵命,殿下。”便匆匆轉身離去。
李逸雲望著親信離去的背影,心中五味雜陳。
他知道這增加的稅收會給百姓帶來巨大的壓力,但是為了有足夠的錢用於軍隊,他還是做出了這個艱難的決定。
他喃喃自語,這些愚蠢的百姓算什麼,我隻要有軍隊在手,我就可以得到更多的土地和百姓,還有數不清的財富。
然而,他未曾料到,這道詔令將會在他的封地引起怎樣的軒然大波,百姓的生活又將因此發生怎樣翻天覆地的變化。
一天後,親信將詔令送至各州府、縣城後,人們得知消息,紛紛表達不滿。
一些商人開始抱怨稅收太重,以後生意難做;農民們則愁眉苦臉,擔心交了糧食後,很可能冬天都過不了,就要被餓死。
紛紛抱怨著,這日子沒法過了了,老天爺啊!
您開開眼吧!
給咱們這些苦命的人一條活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