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母已經發話了,寧母也不好再出言勸阻,隻能點了點頭。
寧墨卻想起原主記憶中另外一檔子事情來——
原主生在武將之家,並未因女郎的身份受苛待,反而全家上下都對她很是開明,其中和寧家的掌舵人的態度也不無關係。
原主小的時候,老太君就對她喜歡得緊,有時候還將她帶在膝下親自教導。
也是因了老太君的這層看重,寧家上上下下對原主都很是敬重,對寧母也不敢有半點輕慢。
寧堅寫的兵書裡麵,總結了曆來戰爭的經驗,其中倒是提了一嘴過往父親的戰爭經驗,但是並未詳細說明。
而那段表述用的是“昔爺娘俱與羯人戰之,羯人性貪婪詭詐”
現在想來,老太君應該是也曾經上過戰場的,甚至曾經與丈夫並肩作戰過。也因此更能明白寧墨的想法。
寧母不再阻攔,老太君便也乾脆利索發了話
“汝玉,這兩日你便為阿墨打點行裝。太子已經出征,再晚些恐有紕漏。”
“是。”
見寧母明白分寸,老太君也不再對多言,示意寧墨上前側耳,才輕聲對她道
“祖母知道你有些本事。但上了戰場不可逞強。一切以軍令為先。”
“祖母放心,阿墨知道的。我離家的這些日子,府中還需要您多操勞了。”
於是,寧墨上戰場的事情三言兩語間,便被這麼定了下來。府中除了寧母和老太君,其他人並不知道細節。
寧墨也並沒表現出多少異樣,依舊帶著兩個小蘿卜頭按照計劃訓練。
隻是出發的前一天,老太君淡淡提出,寧墨自請去觀中住一些日子,為大魏將士祈福,願上天護佑他們能夠早日得勝歸來。
兩個孩子倒是真心實意地惋惜了一陣,甚至還問寧墨能不能帶上他們。其他人倒是沒什麼意見。
沒想到夜深的時候,寧母的伯母於氏帶著一個包袱,叩響了寧墨的房門。
857立馬警覺起來,提醒道
【大佬!是你那個刀子嘴刀子心的伯母!她這個時候來乾什麼!手裡還拿著包袱,不會是發現什麼了吧?】
“無妨,看看再說。”
說著,寧墨就打開了房門,將於氏迎了進來。
行李早已經收拾完畢,放在裡間,由於舟車勞頓,寧墨並沒帶多少東西,講究輕便為主。
因此於氏進屋是很難發現異常的,屋裡和平時也沒什麼兩樣,之前做樣子收拾出來的箱子正擺在外間。
“伯母,這麼晚了,勞您深夜至此,可有何事?”
“阿墨,你不是要去觀中燒香誦經,而是要偷偷上戰場吧?”
於氏還是一如既往地單刀直入,直截了當地戳破了話題,一雙丹鳳眼眨也不眨,盯著寧墨想看她的反應。
“伯母一向爽利,您有什麼話直說便是,不必探我虛實。”
聽到寧墨不加掩飾的回應,於氏反而歎了口氣,整個人也沒有那麼咄咄逼人了。
“伯母隻是一猜未曾想,真的猜中了你阿母和老太君一向疼你,如今怎麼也舍得讓你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