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見陸遠提到磚廠,兄弟二人這才想起還有正事沒說。
陸家兄弟二人之所以一大早過來找陸遠,正是為了磚廠的事情。
得知磚廠已經蓋得差不多,公社打來電話傳達李文斌的最新命令。
儘快完成磚廠後期建造,爭取在過年前後竣工。
從知青中培養出一批燒磚能手。
三月份,第一批磚一定要出爐。
傳達完公社指示,陸愛國說道“我估摸著三四月份的時候,公社肯定要大興土木,所以才這麼著急地讓咱們村的磚廠出磚。”
陸遠點頭表示讚同。
大興土木是必然。
李文斌之所以能從公社主任的位置上,被上麵直接提拔成縣裡主要領導,關鍵就是最近一兩年的大興土木。
公社下轄十幾個村和生產隊,總人口將近兩萬。
由於地處偏遠,加之以前的公社主任庸庸碌碌,隻求不做不錯,沒人願意做進一步的發現建設。
貧困落後的局麵,隨著李文斌的到來發生翻天覆地的改變。
兩年時間裡,李文斌大刀闊斧地對村子和生產隊進行了基礎建設。
修建村小學,衛生站,供銷點。
看樣子,李文斌是準備提前開始他的建設計劃,
六十年代中期,國內掀起了轟轟烈烈的掃盲運動,醫療下鄉運動。
民辦教師與赤腳醫生,兩種特殊時代下的特殊職業,出現在廣大鄉村地區。
隻不過村村建小學,推廣赤腳醫生等精神部署,有的地方落實得非常好,有的公社依舊是我行我素。
當年什麼樣,現在還是什麼樣。
“遠哥,你怎麼不說話?難道擔心知青們完不成上麵下達的任務?”
等了半晌不見陸遠開口,陸愛民提出了一個建議。
如果陸遠真的擔心知青們不能在三月份,完成上麵下達的燒磚任務,不妨找個機會組織修建磚廠的知青,集體去縣裡的國營磚廠學習,看看人家是怎麼燒磚。
城裡知青有文化,學習速度肯定比當地人更快。
陸遠淡笑道“學手藝這件事情,確實要提上日程,不過也不必急於一時半刻,距離三月份還有兩個月,先把這個年過了再說,走吧,去河沿磚廠瞧瞧。”
不一會,三人一塊來到河沿邊的磚廠工地。
不得不說,人的動力是無窮的。
肚子裡有油水,每天吃飽飯的情況下,知青們的乾勁發揮到了極致,修建速度也讓人刮目相看。
不到一個月,空蕩蕩的河沿邊出現了一座頗具規模的磚廠。
每天都能吃到肉,幾十名知識青年無論男女,毫無保留地發揮著自己的聰明才智和勞動乾勁。
看到陸遠來了,一大群知青圍了過來。
七嘴八舌介紹現在的修建進度。
隨著氣溫降到零度,磚廠收尾進度不可避免地受到影響,好在主要任務已經完成。
再有一個來月的時間,磚廠徹底竣工不成問題。
“同誌們,辛苦大家了,好好乾,村裡不會虧待你們,公社也會給你們記上一功。”
“等到了過年的時候,村裡給你們放兩天假。”
陸遠當眾承諾道。
這年頭的鄉下,沒有過年放假這一說。
無論是元旦還是春節,每天都是勞動日。
該乾活乾活,該出工出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