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前進煤礦撈人的路上,陸遠腦中一直在想一件事情,靠山吃山難道隻能靠著大山吃大山嗎?
答案顯然不是這樣。
陸家莊除了有山有水,還有臨近村莊的前進煤礦和林場。
不同於資源較為豐富的國有林場,前進煤礦的職工每天隻和一種東西打交道。
煤。
吃喝拉撒,等生活用品都需要從外邊運進來,受交通運輸,臃腫的計劃經濟影響,物資調撥情況很不樂觀。
因此,前進煤礦職工收入高,生活條件卻很一般。
如果是林場職工或者是水庫職工,工作之餘能夠就地取材,打獵,挖山貨,撈魚,以此填補生活物資的短缺。
但是到了前進煤礦這裡,沒有任何補充物資的便利條件。
如此一來,也就不難理解王大鵬為什麼經常來前進煤礦做小買賣。
前進煤礦工人從事井下作業,工作風險大,容易換上職業病。
相較於彆的單位,煤礦工人收入高出一大截。
陸遠沒記錯的話,分配到工廠的新職工,每個月工資隻有二十到三十塊。
隨著級彆提升,工資才會漲上去。
分到前進煤礦的煤炭工人,新工人剛上班就能拿到每月五十塊工資。
除了工資,還有著不少的補助。
手裡有錢,兜裡缺糧。
一旦和前進煤礦攀上關係,山裡的各類山貨和野味能獲得持續不斷的銷售渠道。
另一邊。
煤礦保衛科長田大軍也在尋思著,要不要和陸家莊結成對子,從他們手裡大量購肉。
“陸遠同誌,你們村除了年前能給我們煤礦供應800斤肉,過完年以後,我的意思是,平時的時候,能不能繼續供應?”
“問題不是很大,如果煤礦有這方麵的需求,咱們可以商量個時間,定期進行肉食品和山貨供應。”
陸遠等著就是這句話。
上趕著不是買賣,如果陸遠表現的過於殷勤,反倒容易讓對方產生誤會。
以為陸家莊打到的獵物有問題,所以急著賣給前進煤礦。
“你先等一下,我去找個人商量商量。”
留下這句話,田大軍邁步就走。
等到田大軍走遠,陸遠推開辦公室的門,看了一眼蹲在地上嘴裡念念有詞的王大鵬。
“你還真是鍥而不舍,這都第幾次了。”
陸遠試著將王大鵬從地上攙扶起來。
蹲了這麼久,王大鵬兩隻腳發麻,一個趔趄差點摔倒在地。
陸遠眼疾手快的扶住王大鵬,數落道“明知道煤礦的人不待見你,你還要過來做生意,不是等著被人抓嗎?”
“誰說他們不待見我,除了保衛科,其他的煤礦工人看到我可高興了。”
王大鵬不服氣的指著籃子裡的東西,說道“你瞧,這些東西都是工人們跟我預定的,要不是保衛科動作太快,我早就把東西賣出去,拿上錢回村誰大覺了。”
聽到這話,陸遠略顯好奇的打量筐裡的東西。
不看不知道,王大鵬帶來的兩個籮筐,就像是個移動副食品店。
山貨吃喝,一應俱全。
“還是什麼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