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
陸遠的突然拒絕,何勇的臉色多少有點掛不住。
但總體來說,何勇並沒有生氣。
一個知道感恩的人,勝過十個百個隻知道逢迎討好,溜須拍馬的家夥。
陸遠又不是傻子。
能夠放棄進廠當工人的機會,留在陸家莊參加生產勞動,足以證明確實是個懂得感恩的性格。
僅憑這一點,就值得何勇高看一眼。
何勇做不到事情,卻希望自己的部下能夠做到。
沒有一位領導,不希望自己的手下都是忠心耿耿,懂得感恩的“忠臣良將”。
見狀,董光明旁敲側擊地說道“礦長,那麼招工名額的事情?”
“一切照舊,還是三個。”
何勇放下酒杯,不以為意地說道“陸遠同誌不願意離開陸家莊,就將單獨留給他的招工名額,一並交給陸家莊。”
“由陸遠進行分配。”
一瓶藥酒換三個招工名額,何勇認為自己做得絕對夠大方。
三個名額價值幾何,明眼人都能算得出來。
由於下午還有工作,飯局並沒有維持多久。
十分鐘後,何勇率先離開食堂。
離開之前留下話。
後勤科肉店開業以後,不但要賣生肉,還可以適當銷售一部分鹵菜。
陸遠送多少,煤礦收多少。
一斤鹵菜換一斤大米白麵,隻要何勇還在煤礦工作,這個條件永遠不變。
送走何勇,董光明親自將陸遠送到煤礦大門口,唏噓道“小陸,你說你這是何苦呢,這麼好的機會放在麵前,你怎麼就這麼固執。”
“脫離農籍當工人,吃上商品糧,得益的不隻是你,還有你的老婆孩子,甚至是孫子孫女,唉……”
彆人做夢想得到的招工名額,陸遠說放棄就放棄。
董光明的話說得那麼清楚,陸遠就是不肯改變初衷。
陸遠解釋道“董哥,您的好意思我心領了,可是我也有我的難處……”
“罷了罷了,何礦長都說了人各有誌,你就好自為之吧。”
董光明實在想不明白,麵對這種天賜良機,到底有什麼是不能拋下的。
告彆董光明,陸遠騎上自行車返回陸家莊。
若不是兩世為人,擁有先知先覺的能力,陸遠說不定真就答應了。
正因為知道後麵會發生什麼。
即使前進煤礦拿出副科長的崗位,陸遠同樣會婉拒。
國有單位是終身製。
職工沒有犯國法的情況下,即使領導將這名職工恨得咬牙切齒,最多是在工作期間給對方穿小鞋,無權開除工人。
同理。
國有單位的職工也要一輩子待在單位。
辭職什麼的,根本不可能。
八十年代中期,為應對工廠和單位效益下滑等局麵,有關部門製定了停薪留職政策,鐵飯碗終身製這才被打破。
一旦進了國有單位,陸遠不但會處處受人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