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
關裡多省發生了自然災害,進而引發了一場大規模的逃亡潮。
來自這些省份的老百姓,拖家帶口,扶老攜幼地前往東北討生活。
到了62年,人數已經超過一百萬。
東北當地的土話盲流子,指的就是這些人。
盲目流動,沒有固定的居所,工作。
又由於是整村整村地往外跑,逃荒的老百姓異常抱團,一個人在當地受到欺負,往往會有幾十上百人給他出頭。
六十年代初期,當地人和關裡人發生的衝突屢見不鮮。
為解決這些問題。
上麵一邊安排這些人落戶當地,一邊將他們分流到工廠,企業,農場上班。
又因為城市工廠人滿為患,無力安排災民工作,大部分人被分到了地處偏遠的林場,礦場,兵團農場上班。
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外地人不但在東北落地生根,而且不少人還將遠在家鄉的父母親人接過來一塊住。
單單是前進煤礦一家。
中原地區的工人和家屬數量,足足有101novel.com00人之多。
隻是這涼皮是什麼,作為東北人的董光明著實沒有聽說過。
“董哥,涼皮這種食物屬於地方食物,除了中原人愛吃,西北人也喜歡吃涼皮。”
陸遠介紹道。
在這個短途通訊靠搖把子電話,長途通信靠寫信,發電報的年代,各地交往聯係非常有限。
不像後世,不出門也能吃到全球事。
一部手機就能夠買到各地的特產。
和老京城的豆汁,焦圈相同,涼皮這種具有濃鬱地方色彩的食物,隻有當地人才會知道。
哪怕是隔壁省。
都未必知道鄰省的飲食習慣和傳統美食。
“這不是麵條嗎?”
聽陸遠說涼皮是一種麵食,樣子為條狀,董光明下意識地帶入常見的白麵條。
“不不不,雖然涼皮使用麵粉製作,外形是一根根的長條狀,但是和麵條截然不同,吃起來光滑筋道有嚼勁,特彆是夏天,配上一些調味料,不但好吃,還能消暑解乏。”
“還能消暑解乏?”
董光明聽後大吃一驚。
前進煤礦有的是大米和麵粉,沒承想麵粉還能製作這種地方美食。
“你等等。”
說著,董光明打開辦公室的門,衝著外麵喊道“來個人,叫田有利來一趟我的辦公室。”
“主任,你叫我。”
不多時,一名四十多歲的中年人推門進來。
“老田,你們老家那邊是不是有一種地方小吃,叫涼皮?”
田有利,後勤科卡車司機,第一批加入前進煤礦的中原人。
“有啊。”
田有利不假思索地說道“主任,您怎麼問起這件事情了。”
“還真有這東西。”
董光明繼續說道“在你們那裡,是不是人人都喜歡吃?”
“那還用說,不論是城市還是鄉下,到了夏天人人都喜歡吃這一口。”
說起涼皮,田有利立馬打開話匣子。
作為多省通衢的一方寶地,中原地區飲食采百家之長。
老百姓喜歡吃涼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