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洛君珩邯鄲學步盤腿坐下,寧無咎便知道他還未曾領悟劍碑之中的奧妙。
於是便出言指點。
“你先起身,這些人參悟劍碑的方式乃是誤入歧途,我們不能將眼光停留在表麵,要透過現象洞悉本質。”
寧前輩言猶在耳,見其言之鑿鑿,洛君珩旋即站起身來。
簡雲溪見狀有些困惑,於是也跟著站了起來。
寧無咎繼而說道。
“每座劍碑中都蘊含一道劍意,此劍意除為後輩留下傳承之外,亦為防備冥獄焱龍異變而留下的手段,因此非常特殊,格物之法在此處無用。”
見寧前輩說話擲地有聲,他絲毫不曾懷疑,要知道寧前輩本就是其中的參與者。
於是他傳音詢問。
“寧前輩,那我該如何行事?”
寧無咎言簡意賅。
“凝聚自身劍意,觸摸劍碑,觸發禁製,勿做抵抗,心神將入一片空間,由此可成。”
聞言,洛君珩心中隻感非常慶幸,若沒有寧前輩指點,自己若要看破其中玄機,恐將耗費不少時日。
見洛君珩默然不語,一旁的簡雲溪忍不住開口詢問。
“洛公子,何以如此?”
洛君珩轉過身來,看了一眼在劍碑之下的眾人。
“格物觀想去參悟劍碑,此種方式實為錯誤,不能洞悉其本質,收獲甚微。”
說完這句話後,再度對著簡雲溪傳音。
十二路悟道劍碑本就是先輩遺留,他之所以說出這句話,也有不想讓明珠蒙塵之理。
不過他也隻是指出謬誤之處,每個人都有各自的緣法,至於能不能捅破那層窗戶紙,那就與他無關。
“簡姑娘是否相信在下?”
望著洛君珩認真的眸子,她也很認真的點點頭。
在她看來,洛君珩的話語充滿了信心和決心。
她明白,洛公子不會無緣無故地說出這些話,他一定有足夠的把握和經驗才會這樣說。
因此,她毫不猶豫地選擇了相信洛君珩,她相信他的判斷,也相信他的能力。
“凝聚自身劍意去觸摸劍碑,會觸發其中劍意反彈,到時不要抵抗,之後一切可成,真正的劍意隱藏在劍碑裡麵。”
聽著洛君珩說話,簡雲溪的美目流光溢彩,她發現眼前這個男人的眼神深邃如海,身上有太多謎團。
當然,她也沒好奇到去詢問洛君珩為何會知道這個秘密。
見洛君珩如此說,在此劍碑前的人都望了過來,他們在此觀悟劍碑,一直不得其門而入。
有人發出冷笑,看服飾應該是來自月境幻海。
“無知小兒,我苗昌也是傳習大道之法,豈能容你在此信口雌黃。”
“先賢觀竹格物,致知而成大道,你竟然說我們的格物之道是謬誤,真是狂妄無知。”
聽見這人不分青紅皂白的指責,洛君珩麵露慍色。
他之所以將話說出來,是出於一片好心,希望其他人也能有所領悟,沒想到事與願違。
他抬頭望向那些目光帶著嘲諷的人,淡淡地說道“世間萬物皆有其道,劍碑亦然,我所言並非指格物之法乃謬誤,隻是劍碑中的劍意非尋常之道可解。”
苗昌不屑地哼了一聲,道“可笑,你又有何證據證明你所言不虛?”
他說這話的目的是想幫助他人少走一些彎路,而非挑起爭端。
現在麵對這樣的指責,他決定不與之爭辯,更不會因一時的怒氣而失去理智。
“我之所言,僅代表我個人見解,諸位若不認同,大可繼續按照你們的方式去參悟劍碑。”
洛君珩平靜地回答,然後不再理會那些冷言冷語,要不是此地禁止動武,他早就拔劍而出,用不著浪費口舌。
當然,也有人在聽見洛君珩所言之後茅塞頓開。
洛君珩的話音剛落,公冶熙便邁著穩健的步伐走上前來。
不過人未至,聲音卻先傳來。
“世上愚人以愚,常抱愚見待世事,古往今來,難辯賢愚,唯心自知,良言難渡九曲,智謀難破迷津,何必多言,徒勞無功。”
“在下夔龍學宮弟子公冶熙,剛才承蒙兄台慷慨解惑,得此恩情,在下不勝感激。”
在聽見公冶熙來自夔龍學宮之後,苗昌早就嚇得立刻就逃離悟道山巔,仿若他是洪水猛獸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