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崔澤雨還在一旁看熱鬨,因為安祿山與楊國忠的交鋒已經不是第一次發生了,自從楊國忠接任李林甫成為大唐宰相以後,便開始處處針對安祿山。
但安祿山占著李隆基的寵幸,也與楊國忠鬥的有來有回,兩人現在已經到了針尖對麥芒的程度,誰都不肯退讓每次都是李隆基出麵進行調停。
這時,正在看熱鬨的崔澤雨就聽到李隆基點了自己的名於是出列回答道“回稟聖上,我們禮部與吏部已經做好了溝通。
會從全國的秀才當中抽調一千人前往櫻花國,當然這些人年齡都在45歲往上,但都是已經無望考上舉人的秀才。
當然,派遣之人我們會經過嚴格的篩選,確保派遣之人確實符合要求。
但同樣,為了給這些人博一個出身,我們禮部和吏部奏請聖上,希望給這些人一個出身。
我們希望聖上能夠批準授予這些人,從九品的學政官職,我們禮部門和吏部也會派遣官員隨行到櫻花國管理這些人員和考評政績。
而這些人都會在吏部留檔,並且他們在櫻花國教書十年後必須返回我大唐,否則取消一切的福利待遇和官方身份。”
李隆基聽了崔澤雨的話微微頷首,“朕看此計甚好,既能傳播我大唐文化於外邦,又能給這些老秀才一個機會,準了。”
楊國忠卻站了出來,“陛下,此舉耗費巨大,且這千餘人皆是老邁之士,萬一途中有變,恐有損我大唐威名啊。”
安祿山見狀冷笑一聲,“楊相莫不是嫉妒禮部此舉?這可是有利於彰顯陛下聖恩之事。”
李隆基擺了擺手,“不必多言,朕意已決。”
崔澤雨見兩位眾臣又要吵起來,接著說道“這些秀才到櫻花國後的一切所需以及俸祿,都將由櫻花國進行承擔,我大唐無需額外支出其他的費用。
想必他櫻花國也不會拒絕這種好事,畢竟在眾多番屬國中,我大唐我待櫻花國的這份待遇可是獨一份。
至於這些人十年後歸來如何處理?微臣也有了想法,到時可以把這些人派到各縣上擔任學政或者是回我大唐養老都是可行之法。”
聽到崔澤雨的安排後,朝堂眾人這才沒有了其他的意見。
畢竟派遣這些人到櫻花國,就是想用文化徹底同化櫻花國人。
那些老秀才雖仕途無望,但也算是飽讀之士教授區區櫻花國人還是能夠做到的。
但是到了這個年齡還沒有考上舉人,也從側麵說明了一個問題,那就是這些基本上都是讀死書的人不通變化,正好符合之前眾人商議的決定。
而這些人用十年時間,足以在櫻花國種下大唐文化深深的根基,隻要後續接連不斷的照此執行下去,櫻花國將來必定成為大唐的另一塊領土,這也隻是時間的問題。
李隆基聽到崔澤雨的完善安排後,滿意的點了點頭,隨後接著說道“此事禦史台也要積極跟進。
並且到時候派遣人員到櫻花國時,禦史台也要派出禦史前往進行監督。
而吏部以後做好這些人的登記與落實,儘快將人員確定後到時候隨大軍一同出發。”
聽到李隆基最終拍板,被點到名的幾大部門主事之人,紛紛接下自己應做事情的部分。
最後,李隆基接著安排道“至於戶部則要加緊大唐通寶的鑄造,爭取接下來的幾年時間內,將櫻花國人的錢幣全部換成我大唐通寶。”
“微臣收到,此事我會親自督辦,還請聖上放心。”
“還有,大理寺卿你們要儘快將櫻花國人的事情公之於眾,免得整個長安城流言滿天飛,我可不想再聽到什麼稀奇古怪的流言蜚語。”
說完後,還狠狠的瞪了一眼下方的眾位朝臣,畢竟長安城現在流言滿天飛,肯定是少不了這些人中的一部分人在背後推波助瀾。
李隆基在此刻說出這番話語,也是為了敲打某些有小心思的人,也是明擺著告訴這些人,此事到此為止了。
畢竟事情發展的如此之快,少不了有些人在背後推波助瀾。
鄭源聽到李隆基點了自己的名字,也知道這是自己工作的到位,本想著將事情整理整理以後再公布,結果沒想到居然有人想拿這件事做文章,才導致了長安城內流言四起。
“微臣接下來就去處理,定當那些出言重傷聖上之人捉拿歸案。”
而安祿山作為主要的幕後推手之一,此刻卻安靜的站在一旁,不知道心裡在想著什麼?
“嗯!”
看事情定的差不多了,李隆基給了高力士一個眼神,對方秒懂,立馬高聲宣布。
“退朝!”
而楊國忠還想繼續攻擊安祿山,可看到李隆基警告的眼神後便隻能作罷,畢竟之前已經惹得李隆基不悅,如果再糾纏下去,隻會適得其反,隻能再想其他的辦法。
最後隻能狠狠的瞪了安祿山一眼,而後者也毫不示弱的瞪了回去。
而其他人見兩人的情況則是視而不見,至於哥舒翰,上奏提議的派遣人選李隆基則是沒有做出任何表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畢竟經過楊國忠和安祿山這麼一鬨,軍方派遣駐紮櫻花國的大將,肯定還會再生波瀾。
反正離三月之期時間還早,再加上哥舒翰一直看不上兩人的行徑,便任由他們去鬨,反正最後肯定會出一個結果,現在還輪不到自己著急。
下朝以後,李隆基換了一身常服便來到了後宮之內,此時的楊玉環早已備好了點心以及酒水在此恭候著李隆基。
看到李隆基到來後,便一直想方設法的逗李隆基開心,可是看著李隆基一直興致不大,彆開口問道“今日聖上到底是有何煩心事?
難道是臣妾的舞蹈不好看,還是點心不合胃口,亦或者是臣妾惹陛下不高興了?。”
李隆基看著此刻楚楚可憐的楊玉環,興致不高的開口說道“此事與愛妃無關,隻是朕想到今日朝堂發生的事情感到頭疼而已。”
是在朝堂之上楊國忠與安祿山之間又起了爭鬥,而且他倆人的爭鬥愈發激烈,朕擔心長此以往會影響朝廷穩定。”李隆基輕輕歎了口氣,端起酒杯一飲而儘。
楊玉環依偎在李隆基身邊,輕聲安慰道“陛下乃英明之主,定能掌控局麵。那國舅與安祿山吾兒不過是爭寵罷了,陛下隻需稍加製衡便可。”
聽到楊玉環的話,李隆基依然眉頭緊皺,顯然並不能因為楊玉環的一句兩人爭寵,便打消了心中的不快。
喜歡穿越大唐,我滅國無數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穿越大唐,我滅國無數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