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月時間,在陳梓和幾十名雕版師的共同努力之下,終於用活字印出第一本書籍。
“主公,這是按您的要求印的字典,有了這字典,隻要懂拚音就能學認字。”
陳梓很是激動,她第一次發現認字原來是那麼簡單的事。
而薑瑾說全民掃盲的話也不是一句空話,她一直在為之努力。
自古以來隻有皇室貴族和世家大族才能掌握文字知識,開啟智慧之門。
而現在,這扇智慧之門,被薑瑾打開了,成了全民普及。
這是改變曆史進程的偉大變革,而她,陳梓,參與其中,這是她的榮耀,也是她的幸運。
她不知道這些智慧的種子撒下去會不會長成參天大樹,但她很期待,期待主公說的,百花盛開。
到那時,這個世界,必然不同!
字典的事薑瑾在她擔任院長之時就跟她說過,而她也有做筆錄的習慣,薑瑾教多少字,她就記了多少字。
所以當薑瑾說要做一本簡體字典的時候,她就和書院的幾個夫子一起開始整理資料。
按薑瑾的要求,把文字,拚音,釋義等排列出來,還有拚音音節索引,部首目錄等等整合出來。
所以在書坊建起之時,字典的內容他們基本已經編輯好。
不得不說這是一項大工程,書坊建好後,更是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
好在薑瑾對書坊非常重視,給她派了不少人,更有之前做過雕版的師傅。
也所幸薑瑾冬季幾個月的教學,她教了後,陳梓這些第一代學子又去兵營,工業區等區域進行普及掃盲。
特彆是技術和管理方麵的人才更是學習簡體字的重點,所以認字的人不少。
采用的是木活字,比膠泥要耐用些,薑瑾也想用鋁活字,可惜她現在沒鋁,等以後有鋁礦以後再說。
薑瑾很是滿意“你做的很好,就先這樣定,以後有更多的字再修訂。”
這些簡體字當然不可能按後世的收錄一萬多的字,裡麵隻有常用的三千字左右。
她現在也還會去書院講課,但不經常,一般一個月去幾次。
現在該普及的文字都普及了,該統一的度量單位都統一了,下一步就要針對各科目進行更深層次的教學了。
陳梓重重點頭“諾。”
薑瑾看她滿滿乾勁的樣子,不由好笑“教材也要跟上,儘快編輯出來。”
“已經在做了,主公放心。”陳梓已經很少去講課了,大部分時間投入到書坊中。
薑瑾更滿意了,主動乾活的下屬絕對是好下屬。
她想了想,從懷裡掏出一個金燦燦的懷表遞給陳梓“給你的,書坊再忙,記得按時吃飯按時休息。”
陳梓抖著手接過,興奮之情難以言喻,她,竟是第二個得到主公賞賜懷表之人?!
啪,輕微的翻蓋聲響起,她看到裡麵的時針秒針還有各種刻度。
她以前隻在妘承宣的懷表上見過,現在她成了第二人!
她眼眶微紅,就要跪下謝恩,薑瑾忙攔住“不必如此,就是個普通玩意。”
陳梓激動又自豪的心情沒維持多久,因為當天晚上,薑瑾給董斯,周睢等十幾人全都發一個懷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