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的理論知識學習和培訓,總是枯燥和乏味的,說的講的,平時大家開會、讀報、看新聞,其實都聽過,甚至自己的發言稿裡,也會經常用到。
進修培訓,也就是把大家耳熟能詳的理論,再翻出了一起去解剖、分析和消化運用。
按照培訓安排,每周日學員可以休息一天。
嶽父隋江波去京都開會了,董遠方一個人周日休息也不想去省委家屬院,還是決定住在宿舍。
不過,白天他又去拜訪了自己的老師鄭鴻斌教授。
“又從企業轉到政府機關,還是管理企業,接下來對你又是一個考驗”
鄭鴻斌每次見到自己這個心愛的學生,總有無數的話想給他說。美好
雖然在外人看來,他已經足夠優秀,但是他一直有欲栽大木柱長天的
美好願望。
董遠方在他心裡就是那棵心中有丘壑,未來可期的森林大木。
“以前,你是企業管理者,可以親手參與企業的管理,整合資源、技術創新、開發市場等等;但是現在,你的身份是主管工業的副市長,全市工業一盤棋,你需要依靠所有的企業管理者一起把全市的工業搞起來,你在這中間扮演的是引導者、協調者、管理者和支持者。”
鄭鴻斌教授說的很在理,董遠方拿著本子一邊記,一遍點頭讚同。
“職能的轉變,對你個人能力的要求也會有相應的提升,以前你需要強大的執行力和組織力,現在光有這些是不行的,你還要具備強大的協調能力,更具前瞻性的戰略眼光,打造自己的個人威信鎮得住那幫人,還有能夠給予大家必要的支持和幫助,所有的這些做好了,你的工作才能出彩,否則你會越來越難。”
鄭教授雖然不在行政單位,但是幾十年的管理教學積澱,他的眼光和理論,對董遠方來說,具有深遠的影響和教育意義。
“每次遠方來看我們,你就說個不停,遠方,趕緊去洗洗手,過來吃飯。”
老師喜歡董遠方,師母看到他也開心。
鄭鴻斌教書育人幾十年,說是桃李滿天下,但是真正平時就能來看他們,關心他們的人,也就董遠方,其他學生,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後,找到鄭教授,多是有目的性的。
不像董遠方,每次來嵩州,都會來看他們,純粹是來看看老師,沒有什麼私心和目的。
告彆老師後,董遠方利用下午時間,開車到嵩州新區和機場附近轉轉。
嵩州新區啟動已經有五六個年頭,現在基礎設施基本完善,高樓大廈雨後春筍間拔地而起,很有大城市的氣魄。
董遠方常來嵩州,卻沒有好好瞧一瞧。
機場附近轉轉,是因為知道這邊要建成嵩州汽車產業園,而朝陽市有個大型的國營玻璃廠,主營業務就是汽車玻璃。
來看看這裡的項目進度,後期對朝陽的玻璃廠,是個利好消息。
“遠方,今天晚上有空嗎,一起吃個飯吧?”
董遠方從產業園出來,接到廉丹青電話,他猶豫了一下,還是答應一起吃飯。
都過去幾年了,現在大家都有家庭了,就是普通吃個飯,都是副廳級的領導了,這點兒格局和心胸都沒有?
說服自己後,董遠方按照廉丹青說的地方,開車過去。
“你剛從機場過來?跟咱同學原廣利一起去的?”
坐下後,廉丹青問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