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圍的人也不停地在嗅,想找到香味的來源,這股香味兒把他們勾的饑腸轆轆,口舌生津,最後終於有人驚叫道“是飯館裡傳出來的!”
這股霸道的香味像突如其來的海浪,一瞬間席卷了半條街道,甘香醇美,那是孟氏提前放在鍋裡燉的肘子,現在的火候到了,香味就再也蓋不住,順著鍋蓋跑出來了。
看著周圍人如癡如醉的樣子,喜寶在心裡勾起嘴角,陰暗的笑“哼哼哼,屈服在大嫂的燉肘子下吧!”
孟氏的燉肘子是喜寶向阿財買的配方,大嫂問方子是哪裡來的,喜寶就說是從書上看到抄下來的。
方子上麵有許多稀奇香料,鎮上的香料鋪子裡都沒有,好在李叔做著香料生意,幫忙弄了一些,還沒收他們的錢。
孟氏照著方子做了一次,那天趙家附近一片小孩的鬼哭狼嚎聲,都是饞的哭鬨然後被收拾了。
有個彆格外溺愛孩子的,厚著臉皮上趙家討要,孟氏就一人給了一點湯,讓他們回去拌飯吃。
不是她小氣,主要是肉也沒有多少,畢竟是李大郎弄來的香料,還不要她們的錢,怎麼說也得給李家送一碗。剩下的肉就是自己家的一人一塊了,實在是不夠分的。
家裡還是缺錢的,孟氏裝修鋪子的錢不夠,是爹娘從公中裡給出的錢。
她沒想到盤碗碟子要這麼貴,更不知道一口鐵鍋要三兩銀子,而且鏟子勺子也價格不菲。
這個時代的鐵器都是貴金屬,字麵意義上的貴,因為銅鐵都可以用來打仗,還可以回收,所以價格居高不下。
一口鍋可以用一輩子,還能當傳家寶傳給後代,所以當然貴。趙家這些年攢的錢,一是花在了房子上,另外就是花在了水井上,趙家的鐵鍋就是祖上傳下來的,不然趙家還真的用不起,村裡人也沒有幾個能用鐵鍋的。
而孟氏從記事起,她爹就已經開始掌勺了,鐵鍋的價格她從來沒有去了解過。原本她是想用陶鍋湊合湊合的,但爹娘說不行,要置辦齊全才好。
鍋鏟勺刀,案板籠屜一大堆加起來,又花了五兩銀子,她知道,這公中裡的五兩銀子,也是喜寶掙的。
孟氏回過神來,看向麵前越來越多的人群。
這肘子的香氣勾的人垂涎欲滴,連路過的人也不由得駐足多吸了幾口空氣。,
那個老婆婆聞到香味後也說不出拒絕的話來了,實在是太香了!她活這麼久也沒有聞到過如此濃厚的肉香味
想著家裡那個愛下館子的小饞蟲,她狠了狠心,決定午時就來買。
孟氏臉上掛上笑容,朗聲發話道“各位鄉親,今日小店珍湘園開張,菜品一律五成折扣,歡迎各位午時大駕光臨,還請日後多多關照。”
一片掌聲喝彩中,珍湘園的開業落下了帷幕。
。。。。。。。。。。。。。。。。。
青城書院的學生最近早讀都有氣無力的,像是被水煮過的麵條,軟趴趴的提不起勁來。
他們想吃飯。
倒不是沒吃早飯餓的,青城書院裡麵是有食堂的,隻是來來回回就那幾樣菜,豆橛子,豆橛子炒雞蛋,豆橛子炒肉絲,涼拌豆橛子,豆橛子燉番薯。
那廚娘是豆橛子忠實愛好者,仿佛不放豆橛子就不會做飯一樣,豆橛子那能是涼拌的嗎?!涼拌生豆橛子是有毒的!
在眾學生老師的抗議下,青城書院的管事兼夫子——杜先生,又為眾學子們尋了一位廚子,雖然新來的廚子不做豆橛子了,但是做的飯食也是馬馬虎虎差強人意,勉強能入口。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想來在鎮子上哪有什麼做飯好吃的來他們這做飯啊,要是有手藝人家早就自己開鋪子掙錢去了,他們最盼望的就是每周的休沐日,能出去下下館子,犒勞一下飽受折磨的胃。
事情的轉折是從一個學子逃課,偷偷摸摸跑出去開始的,自他出去了一次後,每次一到飯點,一定要翻牆出去。
青城書院不允許學生私自外出,一旦被抓到,後果就是被關禁閉打手心,還要被寫信告訴家長。
得知他是為了出去吃飯後,那位學子的好友奉勸他不要沉湎於口腹之欲而荒廢學業,然而他依舊我行我素,每天到飯點就往外爬。
好友氣急,罵他不知悔改,直到有天他給好友帶回來了一份醬肘子。
從此,青城書院多了兩個每到飯點,就準時爬牆的人。
一傳十十傳百,同班同學們都好奇外麵到底是有什麼魔力,讓兩個學業有成的優等生不惜被罰,天天爬牆出去吃飯,雖說食堂難吃,但是也不至於為了口腹之欲冒這麼大的險吧。
那學子隻說了一句話“珍湘園,真香!”
在那兩位學子的大力宣傳下,其他沒吃到的學子就盼望著快點休沐,好不用爬牆,去珍湘園大吃一頓!
結果不吃還好,但凡吃過珍湘園的飯食的,就被牢牢抓住了胃!食堂的飯菜再也無法入得了他們的法眼。
也是再也自打那以後,不管是休沐日也好,還是平日裡也好,孟氏每天都忙得腳不著地,不隻是學子們,鎮上也有很多人慕名而來,連書院的夫子們都願意來這裡點上一盤燉肘子,幾碟小菜,自帶一壺酒小酌。
孟氏繼燉肘子後,還推出了鹵味,喜寶給的鹵味方子簡直是人間至味!
而且材料都是用的肉店裡又便宜又沒人要的部位,什麼鴨脖啦,鴨爪啦,鴨翅啦,鴨鎖骨啦,肉店老板會把這些都剃下來,然後剩下的賣給鹽水鴨鋪子。
一鍋湯可以鹵好多東西,不但能鹵肉,還能鹵菜!毛豆藕片豆皮番薯都能鹵,鹵過之後湯還能用好幾次,真是又省錢又省力。
鹵味鮮香麻辣,讓人欲罷不能,孟氏還做了不辣的,廣受孩童小姐夫人們的歡迎。
現在珍湘園的鹵味已經變成了店裡下酒菜第一名,也是客人們外帶最多的菜品。
鎮上出門走親戚,也願意來珍湘園選幾樣鹵味帶去。買不起肉的,帶幾樣鹵菜也是一樣的,久而久之,連縣裡都有人知道了珍湘園的名聲。每天的飯菜都能賣的精光,有時甚至供不應求。
來問孟氏接不接席麵的也越來越多,但是現在一天能賺的流水已經超過席麵了,她舍不得這些錢,所以一直沒接。
一盤肘子要二十文,淨利潤五文錢,她以前給人累死累活的做一大桌子席麵才六文錢。到達了高點之後,孟氏就再也不想跌回去了。
在她掙了第一筆錢後,孟氏拿回去交公中,被爹娘拒絕了,娘說她跟爹沒幫什麼忙,都是孩子們自己能乾。
但是孟氏覺得良心不安,她覺得沒有家裡的幫助,她是不可能有現在的成就的。
於是孟氏做了個決定,她要把珍湘園的流水給喜寶三成,隻要珍湘園一日掙錢,她就給喜寶一日流水,按照每年來算錢。相當於喜寶加入了珍湘園,也是珍湘園的東家。
這蘭娘跟趙青山倒是也沒反駁,全家人都沒有任何意見,確實要是沒有喜寶,就沒有孟氏的今天。
而喜寶跟阿財,經過這些天的觀察,也終於弄明白了為什麼總是會有無緣無故的積分獎勵
喜歡農家喜寶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農家喜寶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